约13710字。
16.赤壁赋/苏轼
登泰山记/姚鼐
素养目标 备考指导
1.把握《赤壁赋》主客问答这一手法在表达思想感情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复杂感情。
2.学习《登泰山记》烘托手法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品味简练的语言特色。 1.苏轼是古代诗歌阅读考查的热点作家,建议阅读《苏东坡传》,加强对苏轼的诗文的理解和积累写作素材。[审美鉴赏与创造]
2.掌握诸如“阴”“阳”“干支纪年法”“皇帝年号纪年”等文化常识。[文化传承与理解]
情景导学
苏轼一生三起三落,“乌台诗案”后,他像一只凄惶的孤鸿飘零到黄州。但在经历了宦海沉浮和人生挫折后,他并未被灾难击倒,而是完成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他的艺术才情更是“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为历史奉献了著名的“一词二赋”。赤壁之下,他看穿人生、看透生命,化茧成蝶。苏轼的豪放源于他对浊世的看轻,他的达观源于他对困境的藐视,他的潇洒源于他对挫折的不屈和对生活的执着。
“齐烟九点望中来,大地舆图一卷开”,整个中国就像一卷徐徐展开的地图,舒展在你的眼前。拾级而上,在绿树掩映下,在奇石怪岩中,仰视着钟灵毓秀的万丈绝壁,泰山巍然屹立之势震撼心灵。站在泰山之巅,东望大海云霞明灭,西听中原风雨潇潇,古今俯仰,慷慨长啸,独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灵魂能不得到洗礼,胸怀能不为之旷达吗? 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
课前预习
1.作者作品
苏轼 见《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国古文第一人——姚鼐
[简历] 姚鼐(nài)(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乾隆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乾隆三十九年(177)秋借病辞官。旋归里,以授徒为生,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
[作品] 著有《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惜抱轩诗集》10卷、《笔记》10卷、《尺牍》10卷、《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五七言今体诗钞》18卷,辑成《古文辞类纂》75卷。
[评价] 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姚鼐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义理、考据、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