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20字。

  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一)   
  阅读方法
  阅读脉络
  文学价值■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问题,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说:“《乡土中国》是讲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的代表作,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学术价值■
  在对江苏吴江、云南昆明等地的农村地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费孝通应《世纪评论》之约写成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也就是后来《乡土中国》的雏形。从费孝通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看,他做的第一期工作是实地的社区研究,代表作品包括《花篮瑶社会组织》(1936)、《江村经济》(1939)、《禄村农田》(1943)等;他做的第二期工作是对社会结构的分析,偏于通论性质,在理论上总结并开展实地研究,代表作包括《生育制度》(1947)和《乡土中国》(1948)。《生育制度》可以代表以社会学方法研究某一制度的尝试,而《乡土中国》却是属于社区分析第二步的比较研究的范围。《乡土中国》不囿于空泛的说教,也不做简单的类比,一切以时间和空间条件为转移,从社会结构、道德、法律、家庭、基层权力结构等方面来看中西文化的差异。首先,作者用许多形象化的社会实例说明,两种文化根本的差异就在于中国传统文化是生长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而西方文化则植根于工业社会的土壤之中。所以,过去有人把东方文化称之为乡土文化,而把西方文化称为现代文化。其次,作者虽然没有正面对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做出价值判断,但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细读全书,不难品悟到,所谓乡土文化,乃是指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所谓西方文化,也就是指资本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较之封建文化,当然是属于进步的东西,比方作者说:“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争的是权利”诚然是资产阶级的社会观,却富有催人向上的活力,而后者却是封建遗毒,毫无进取性。第三,作者不仅对中西文化的现状进行比较,而且追根溯源,探寻发生中西文化的各自历史原因。资产阶级高喊平等、自由、博爱,提倡宪法、法律、国会,中国的封建阶级则叫嚷朕即国家,倡导孝、悌、忠、信。因此说,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渊源于各自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不同的人。
  社会价值■
  《乡土中国》中“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等概念及其思想,对当前农村社会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1.用接地气的方式沟通交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