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110字。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年级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改革开放的国门始开之时,对习惯于只讲“现实主义”“人民性”,一时彷徨“失语”的国内古典文学界来说,叶嘉莹教授以其论著提供了方法论的榜样,影响可谓巨大而深远, 而“兴发感动”之说,则又使文学从阶级斗争学说回到了原人意识、人学本位,更给人以“温柔的震撼”。
  按照叶教授自己的解释,“兴发感动”的动力有二:“得之于自然界景物节气之变化的感发,与得之于人事界悲欢顺逆之遭际的感发两大因素”,而表现的方式、途径有三,即传统作诗的比、兴和赋三种方法。平心而论,这些并非叶教授首创,而是自用。赋、比、兴早已作为《诗经》的“六义”,而见之于《毛诗序》。至于两种动力,在陆机、刘勰和钟嵘的所论中, 也有详尽的说法。陆机《文赋》有“遵四时而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之说。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则云:“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而钟嵘《诗品序》在承认“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的前提下,更进一步指出社会性原因所造成的诗歌的“群”与“怨”:“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叶教授熟读古代典籍,化繁为简,将陆机、刘勰、钟嵘等人所论,用最为简略的语言出之,遂有以上的概括。
  如果说,叶教授关于“兴发感动”的动力与方法的观点,是概括古人所论,那她的独得之秘在什么地方呢?依我看来,在于“认真”和“诚实”。如短文《说静安词<浣溪沙>一首》, 真实说出自己对王国维词“似有较深之偏爱”,“惟觉其深入我心,遣之不去耳。”在分析时,逐句深入,贴近作者内心,以发其寓意,并引用诸多古人作品,与王作详加对照,复又以王氏他处所论相证,遂得出了王氏词具有三个特色的结论:其一,有古诗之风格;其二,含西洋之哲理;其三,能将抽象之哲理予以具体之意象化。在作了令人信服的详尽分析后,最后又进而道出了自己的体会和感慨:“每读其遗作,未尝不深慨天才之与痛苦相始终。此予撰斯文既竟, 所以不得不为之极悲而深惜者也。”这种难以自主的真情流露,正是“认真地在探求着诗歌中这种兴发感动的生命,而且诚实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在《谈诗歌的欣赏与〈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一文中,叶教授提出了关于欣赏诗歌所应具备的两个条件:其一是要由客观之理性对作品有所了解;其二是要由主观之联想对作品有所感受。她称道王国维“并不将一己之联想指为作者之用心”,认为“这种态度,就比专以寄托说词的清代常州诸老明达得多了”,而且“他能以他自己的感受给其他读者一种触发, 将其他读者也带入了一个更深广的境界”,这里同样也是对“兴发感动”作用的肯定。
  —— 节选自 邓乔彬 《叶嘉莹词学研究的“兴发感动”说》(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叶嘉莹提出的“兴发感动”说对改革开放初期的国内古典文学界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B. 叶嘉莹在研究王国维作品时,先逐句分析,再引用古人作品对照,又以王氏别处所论相证,最终总结了王氏词的特色。
  C. 叶嘉莹对于王国维的诗词较为偏爱,详细分析他的词作,同时对王氏的才情和命运也真情流露,这正体现了她的“认真与诚实”。
  D. 作者认为王国维比专以寄托说词的清代常州诸老明达得多,王能用自己的感受将其他读者也带入一个更深广的境界。
  2. 下列对原文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介绍了叶嘉莹词学研究中对于古人理论的借鉴之处,接着指出她的独创之处。
  B. 文章运用引证法,引用了陆机、刘勰、钟嵘三人的观点来佐证叶嘉莹“兴发感动”的动力与方法的观点并非是独创。
  C. 文章通过举例叶嘉莹研究王国维词的过程,突出了其研究独到之处——“认真”和“诚实”。
  D. 文章认为王国维欣赏诗歌时达到的境界,是对“兴发感动”作用的肯定。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时(   )
  A. 如果不是“兴发感动”学说的提出,国内古典文学界肯定还处于只讲“现实主义”“人民性”,彷徨“失语”的局面之中。
  B. 自然界“物象”的变化和人事界“事象”的变迁,这两者所引发的感受是“兴发感动”的动力与方法。
  C. 钟嵘的《诗品序》中只提出社会性原因会造成诗歌的“群”与“怨,没有提到自然界景物节气之变化的影响。
  D. 叶嘉莹认为欣赏诗歌既要从客观理性的角度了解作品,也要从主观联想的角度感知作品。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作者认为王国维比专以寄托说词的清代常州诸老明达得多”错误,根据文本内容,从结尾段来看,选项表达的内容不是作者的观点,应该是叶嘉莹的观点。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
  (二)实用类文本(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前不久,《现代汉语词典》推出APP版本的消息引发了关注。相比于其他纸质图书,辞书的数字化、网络化显得更为迫切。辞书的“互联网基因”,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对于网络阅读,人们常常有“碎片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