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80字。
高考作文热点时评素材:打工人专题
“打工人”自嘲背后也有坚韧与奋斗
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北京青年报
最近,“打工人”这个词火了,不仅有各种段子和表情包在网上流传,就连朋友之间聊天,可能都会先问候一句,“你好,打工人!”在这里,“打工人”是对所有从事体力劳动或者技术劳动的人的统称。无论是在工地搬砖的工人,还是坐在办公室“996”的白领,抑或是中层领导、创业者,都可以自称“打工人”。
“打工赚不了几个钱,但多打几份工可以让你没时间花钱。早安,打工人!”“累吗?累就对了。早安,打工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打工人!”“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网友热传或自创的这些关于“打工人”的段子和表情包,充满自嘲与宽慰,道出许多人的心声,很容易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特别是最初满怀梦想,最终受困于现实或只能接受现实的年轻人。
“打工人”段子和表情包流行背后,是年轻人对某些职场现实的“吐槽”,对生活重担的调侃。想当初,刚入社会,年轻人普遍想“干一番事业”“拼一份前程”,然而,随着时间一步步往前推移,才发现现实总是沉重的,“干事业”“拼前程”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论白领还是蓝领,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创业者,工作不一定就是干事业,但一定是打工——本质上仍是赚钱生活生存、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奶粉尿不湿、子女的教育等等。正因如此,“打工人”段子和表情包,能成功跨越各行各业的职业身份,形成一种共识,其实大家都是“打工人”。
对某些职场现实“吐槽”,对生活重担的调侃,从某种意义上讲,表明不少年轻人在自我认知上实现了觉醒,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年轻人最终要学会务实地工作与生活,多务实、少务虚才是年轻人常态化的前进方向。有人说,年轻人至少要将70%的精力用于务实,最多将30%的精力用于务虚。而多务实、少务虚的前提就是认清自己,构建一种实际的身份认同,不把时间与精力,过多地浪费在不切实际的憧憬与幻想上,从而对未来充满迷茫。
另一方面,在自我认知上觉醒,认识到大家都是“打工人”,有助于消除“职业鄙视链”,至少可减轻职业鄙视程度。正如网友所说,长期以来,人们喜欢把职业分为三六九等,工资低下,待遇不好,干苦活重活的群体才叫“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