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820字。

  语文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25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
  3.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基础运用(12分)
  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新首钢”的宣传,准备举办“新首钢新风采”展览。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的任务。
  1.请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题。
  与冬奥结缘后,首钢工业遗存被悄然改造成了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四个冬季运动训练场馆,人们亲切地称之为【甲】四块冰【甲】。“这里是条件最好服务也最好的场馆!”中国花样滑冰队总教练赵宏博的这句评语,是对首钢冬训中心花滑馆的最高评价。去年6月起,中国花样滑冰队、短道速滑队和冰壶队先后搬进了“新家”。中国短道速滑队运动员武大靖更是称这里为“福地”【乙】他在这里训练后三夺世界冠军。
  四座静悄悄的冷却塔旁,是首钢滑雪大跳台,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在这里产生4枚金牌。夜晚,灯光映射下的跳台赛道晶莹剔透,建筑侧影色彩斑斓,让人眼花liáo    乱。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在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悄(qiāo)  瞭          B. 悄(qiāo)  缭
  C. 悄(qiǎo)  缭          D. 悄(qiǎo)   瞭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引号        【乙】冒号         B.【甲】书名号     【乙】破折号
  C.【甲】书名号      【乙】冒号         D.【甲】引号       【乙】破折号
  2.下面语段中画线句作为总起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加以改正。(2分)
  继腾讯体育等企业入驻后,极限运动公园准备即将开放。在三高炉一层,全民畅读艺术书店正在紧张施工,预计10月1日将与读者见面。这家书店定位潮、酷、科技和艺术,主要面向90后、00后等人群,将借助三高炉独特的建筑空间,营造工业与现代交融的文化艺术空间。位于首钢工业遗址公园最北部的极限公园也将于9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选自2020年8月12日《北京日报》)
  答:           
  3.下面是一段关于“首钢滑雪大跳台”的文字,请阅读后完成(1)(2)题。
  ①2019年12月,由清华大学团队主持设计的北京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完工,其设计灵感来自敦煌飞天飘带。②远远望去,首钢滑雪大跳台像蜿蜒起伏的桥,向天空伸展,又好似一条飞天的飘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③在满满工业风的首钢园区内,在夜晚景观灯的装点下,新建成的滑雪大跳台像极了优雅高洁的水晶鞋,流光溢彩,璀璨夺目。④在首钢园整体偏灰的工业背景下,滑雪大跳台跳脱又并不突兀,而在群明湖倒影的映衬下,这个飞天的飘带显得尤为灵动飘逸。
  首钢滑雪大跳台位于群明湖西岸与永定河东岸之间,总长度约170米,最高点61米,
  整个造型犹如“飞天”,在首钢园区中鹤立鸡群。按照国际奥委会和国际雪联的设计要求和
  办赛要求,建设者们殚精竭虑,在原首钢园区旧址上白手起家,建成了世界上首个永久性保留的滑雪大跳台。建设好的跳台在灯光下晶莹剔透,“水晶鞋”这一昵称更是将大跳台的精巧与美丽概括得入木三分。
  (1)对于文段①—④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表述不准确的是(2分)
  A.第①句中“设计灵感来自敦煌飞天飘带”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跳台比作飞天飘带,介绍了大跳台的灵感来源。
  B.第②句中“首钢滑雪大跳台像蜿蜒起伏的桥”和“又好似一条飞天的飘带”这是明喻,把首钢滑雪大跳台比喻成蜿蜒起伏的桥和飞天的飘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向天空伸展时高低起伏的柔美姿态。
  C.第③句“新建成的滑雪大跳台像极了优雅高洁的水晶鞋”,将滑雪大跳台比喻成水晶鞋,不仅写出了两者在外形上极为相似,还体现了跳台在灯光的装点下晶莹璀璨的特点。
  D.第④句“这个飞天的飘带”喻指“首钢滑雪大跳台”,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在群明湖倒影的映衬下”滑雪大跳台“灵动飘逸”的样子。
  (2)文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2分)
  A.鹤立鸡群      B.殚精竭虑      C.白手起家      D.入木三分
  4.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藤野先生》的作者是鲁迅,它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出自《呐喊》。
  B.《野望》是一首五言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本诗描绘了秋天的黄昏景色,表现了
  诗人当时孤独、抑郁的心情。
  C.《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时期的陶弘景。这是作者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描绘了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色。
  D.《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新闻消息,作者毛泽东。这则消息报道了人民解放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
  二、古诗阅读(共15分)
  (一)默写。(共10分)
  5.树树皆秋色,             。(《野望》王绩)
  6.在《使至塞上》中,作者借景物自比,写出自己漂泊无定的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