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330字。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一)
  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B.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C.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D.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经”是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由郡国或公卿推举,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B.“出”是由京城到地方做官,与后文“入为司宾主簿”中的“入”相对。
  C.“视事”为就职治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多指政事言。
  D.“季秋”,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每个季节的三个月依次用“孟、伯、季”来表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景俭处事谨慎。房嗣业被免去益州司马,在州署没有接到朝廷的诏令之前,他还想大权独揽,杜景俭先是对他进行劝说,未果,于是斥退左右以防祸事发生。
  B.杜景俭心怀公正悲悯。天授中,他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审断钦犯案件,人们称遇到杜景俭审案,则可以活下来。
  C.杜景俭敢于为民请命。契丹入侵,国土沦丧,沦陷地的百姓都受牵连将要获罪。杜景俭认为他们屈从是形势所迫,应该得到宽宥,所幸建议被采纳。
  D.杜景俭仕途数遇波折。因周允元上奏弹劾其与李昭德结党,杜景俭被贬为秦州刺史,后又因泄露了禁中语而被降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
  (2)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5).为什么武则天听了杜景俭的陈述后称赞他“卿真宰相也”?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魏玄同,定州鼓城人也。举进士,累转司列大夫。坐与上官仪文章属和,配流岭外。上元初赦还。工部尚书刘审礼荐玄同有时务之才,拜岐州长史。累迁至吏部侍郎。玄同以既委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