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00字。

  五石之瓠——正音释义
  庄周, 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代表作《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 。
  庄子逍遥至上,他的才学不可小视,著书十余万字,大多是寓言,以夸张机智诙谐的笔调阐述独到的处世哲学。他家境贫困,只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比喻孤傲不仕的人),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
  庄子在污浊的人世间保持着清洁的精神,他超凡绝俗,拒绝诱惑,把自由的价值看得至高无上。
  知识导航:
  积累重要文言知识,能够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课文精讲:
  一、朗读正音
  五石之瓠
  《庄子》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  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  ,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  ,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二、重点研读
  1. 释义,赏内容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注释:
  [1]  贻:赠送(《核舟记》:尝贻余核舟一)。
  [2]  树:种植、培育(《寡人之于国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3]  石:古容量单位,1 石=10 斗,1 斗=10 升,1 升 =10 合。
  [4]  以盛水浆:介词宾语省略。
  [5]  其坚不能自举:举,拿起来。
  [6]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7]  瓠落:很大很大的样子。
  [8]  呺然:xiāo,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
  [9]  为:因为。
  [10]  掊:打破。
  [11]  惠子:宋国人,姓惠名施,做过梁惠王的相。惠施本是庄子的朋友,为先秦名家代表,但本篇及以下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寓言性质,并不真正反映惠施的思想。
  [12]  魏王:即梁惠王 ,又称魏惠王。
  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不够坚固,无法拿起来。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这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