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21200字。
2019~2020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
语文
本试题卷共22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众所周知,中西文化在认识论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从而发展出了差别很大的知识体系。中国文化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主张知识是从生活中生长出来的;西方文化则秉承了自古希腊以来对知识本身的追求,认为知识是客观的、外在于人的存在。基于这样的认识论差异,中西方知识体系在内容偏重、学术研究方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近代以来,在救亡图存与富国强民的目标下,我国一度几乎全盘接受西方的知识体系架构来重新归置自己的知识体系,传统知识在此过程中被严重边缘化,西方知识大量涌入,并成为创造新知识的基础。清末以降,我国在学习西方经验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了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的依据都是现代西方大学制度,留给传统知识体系和价值系统的活动空间极为有限。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都有其理论基础,而这些理论也多源自西方,因此,教学中缺乏传统和本土知识。在社会科学教科书中,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家的名字远多于国人,得到系统介绍的学术思想多为西方理论,对传统思想的阐释通常也是在西方的理论框架中进行的。在研究方面,由于国际科研的主流仍以西方国家为代表,我国高等院校一直力图对标西方赶超。可以说,同其他非西方社会一样,西方知识体系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已经广泛地存在,人才培养从内容到形式大量借鉴现代西方学术模式。
然而,如果我们的知识体系只是简单临摹西方的,建基于西方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出的学人,不论是学生,还是学者,都很难同时掌握中西两种知识体系的差异进而将其融通。有人做此尝试,由于受到已有知识和训练的限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傅斯年在1919年已经指出,“如果你要研究中国文学,却不了解外国文学,或者如果你要记录中国文学的历史,却从未读过任何外国文学史,你永远不会掌握真相。”今日的学术研究更是如此,在研究我国的任何一个对象时,西方是我们无法避开的参照对象,我们必须熟悉西方的研究传统、相关理论与实践。相比之下,西方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却不是如此,一个在欧美大学研究西方文学的人不是必须了解中国文学或者任何西方之外的文学。
所以,融通中西知识体系是我国学人必须面对的。事实上,我国现代知识体系已经呈现出中西融合的特征,这首先是历史造成的,尽管它曾经带给我们巨大的伤痛,但一旦完成融合,新的知识体系将成为我们民族复兴的坚强支撑。随着西方文明中诸如过度理性化、缺乏节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等问题在当下这个时代越来越凸显,非西方文明传统逐渐受到重视并被用以反省西方文明,从而为增进人类福祉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精华在当代仍极具价值,我们可以按现实需要从自己的传统中汲取养分。对高等教育而言,中西方知识体系的差异背后是两种文化传统的差异。因此,即使理顺中西两种文明的传统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也必须要直面差异并设法协调、糅合,从而掌握善于处理两种传统的方法和能力。
(摘编自杨锐、沈裕挺《融会中西知识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追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文化强调知识的实用性,认为知识源于生活;西方文化则强调知识的客观性。
B.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依据西方经验建立,完全照搬现代西方学术模式培养人才。
C. 中西方大学在教学和科研上往往以对方为参照对象,需要熟悉对方的研究传统等。。
D. 中西融合是我国现代知识体系的首要特征,新体系将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强支撑。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分析了中西方知识体系的差异,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融会中西知识体系。
B. 文章从教学与研究等方面,论述了西方知识体系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C. 第三段运用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法,论证中国学人融通中西知识体系的必要性。
D. 文章回顾历史、直面现实,由因及果,层次清晰,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学习西方经验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但也不应该忽视传统文化与本土知识。
B. 直面中西方文化传统差异,融通中西知识体系,有利于中国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C.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全盘接受、简单临摹西方知识体系,不利于融通中西知识体系。
D. 西方文明问题日益显现,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非西方文明传统的价值逐渐凸现。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B项,“完全照搬”与原文中“大量借鉴”不符。
C项,“往往以对方为参照对象“错误,原文说“一个在欧美大学研究西方文学的人不是必须了解中国文学或者任何西方之外的文学”。
D项,“首要特征”错误,原文是“已经呈现出中西融合的特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七大领域“新基建”年内投资规模
(摘编自《新基建5年,全面梳理细分领域新风向》)
材料二:
新基建的“新”,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个相对概念。以往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铁路、公路、机场等建设项目,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新基建旨在以信息科技为支撑推动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在线教育、远程会议、云买菜、到家服务、在线问诊……一系列数字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从2020年春节到现在,以“宅经济”为代表的数字生活方式成了中国人的“标配”,人们只需点点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