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23910字。
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一统一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3,必修4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这是孔子在参加鲁国的蜡祭仪式后感叹其徒有礼仪形式,失去了“大道”的实质,而后向学生言偃描绘的上古时期大道流行的社会景象。“大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道统,是人认识到万事万物对立又统一的自然规律,明了天地万物本来为一体关系的真相,所以胸怀对待任何事物都如同对待自己一样的同理心,也就是“公心”。这样的大道流行于上古三皇、中古夏商周三代圣贤治国理政的时代。
《尚书》上记载,上古时期的尧帝遵循古人流传的天地之道、大公之德,凭借钦、明、文、思四种德行教化人民,实现了天下安定。他诚信、恭谨、克己、礼让,美好的德行传播到四方之外,乃至充塞于天地之间。天下大众受到尧帝德行的感化,因此像尊重日月一般崇敬他,自发地向他学习,每个人都不断完善德行,于是群贤毕至,实现了唐虞时期风俗大和的美好景象。在孔子看来,这就是大同世界。
而在孔子之前,西周统治阶层为了天下稳定,就制定了一套严格规范的礼乐制度。“礼”,最初是圣人根据天、效法地的规律而创造,承载着天地之道、大公之德,贯彻在丧、祭、射、御、冠、昏、朝、聘各种礼仪形式之中,同时也是不同阶层政治、宗法、权利和义务的规范准则。人遵循礼,形式上表现为礼仪,实质上是行道。“乐”是音乐,以德音雅乐培养贵族阶层的情操,使之从内心发出大仁大爱,以公心治国理政。圣人通过礼乐教化,把天地之道明示给百姓,这样治理国家自然成就了大同世界。西周前期,各诸侯国统一于周天子的管理,社会秩序井井有条,万国咸宁。
但是到了周朝末期,周王室渐渐腐败。诸侯对周天子不再心悦诚服,便慢慢废弃礼乐制度,竞相发动了大大小小的兼并战争,开始“诸侯争霸”。从此“礼崩乐坏”,社会秩序被完全打乱。
孔子一生正处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他对当时的社会乱象痛心疾首,于是到处拜师求教,寻找救世之方。他学习古圣先贤流传下来的文化,感叹于曾经盛世的美好,周游列国呼吁再创大同之治。但当时追名逐利的统治阶层无法接受,于是他退修诗书、培养贤人。当读到《周易》这部古老文献时,他几乎手不释卷,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对于其中“大道”体悟越来越深入,创作了十篇传文,充分阐释出简单卦象和古老文字背后的核心理念。
此后,《周易》作为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结晶,被后世学者称为“大道之源”,其所承载的“天下一体”的理念统摄万事万物,所谓“冒天下之道”。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都从这里发源。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一大道孕育出中华民族的广阔胸襟、大同理想、和合品质,书写出一幕幕动人篇章——仁义礼智的道德准则、和睦齐整的家风传统、团结互助的社会精神,追求国富民强的大治之世、睦邻友好的天下图景……直到今天,我们还一直承传着这一理念,它已化作中国人精神深处的文化基因。
现在的世界各国人民应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摘编自《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周时期的统治者制定的礼乐制度中,“礼”承载着天地之道、大公之德,是不同阶层权利和义务等的规范准则。
B. 圣人通过礼乐教化,把天地之道明示给百姓,是因为西周时期的各诸侯国服从管理,天下安定,秩序井然。
C.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虽然也举行蜡祭等祭祀活动,但徒有形式,“大道”已不再流行。
D. 《周易》被后世学者称为“大道之源”,其所承载的“天下一体”的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的发源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探源溯流,先通过《礼记•礼运》的名言引出中心论点,再阐述其内涵。
B. 文章主体部分以孔子生活的时代为界,阐述了从上古到现在“大道”的发展历史。
C. 文章以《尚书》的记载来佐证上古时代的尧帝如何教化人民的历史,很有说服力。
D. 文章通过“礼乐教化”和“礼乐崩坏”的前后对比论证,论述了孔子的巨大贡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道统,孕育出中华民族的广阔胸襟、大同理想、和合品质,已化作中国人精神深处的文化基因。
B. 如果没有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渴盼重建大同世界之后的失望,他就不会退修诗书、培养贤人,“大道之源”一定会被埋没。
C. 上古时期的尧帝能实现风俗大和的大同世界,和他诚信恭谨、克己、礼让等美好的德行让天下大众受到感化分不开。
D.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一方面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念被发扬光大。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B项,“圣人通过礼乐教化,把天地之道明示给百姓,是因为西周时期的各诸侯国服从管理,天下安定,秩序井然”错误,因果关系错误,原文“圣人通过礼乐教化,把天地之道明示给百姓,这样治理国家自然成就了大同世界。西周前期,各诸侯国统一于周天子的管理,社会秩序井井有条,万国咸宁”,可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湖北武汉青山区吉林街上,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智能配送机器人沿着道路穿梭前行,顺利将多件医疗物资送到了武汉第九医院。
江西南昌经开区云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动运用高科技手段,运用无人机助力疫情防控,高精准实现了聚集人群疏散、“空中+地面”立体宣传等手段扩展了监控范围,节省了人力,提升了效率。无人机飞手陈有明介绍:“无人机具有快速机动、远程遥控的优势,它方便快捷、覆盖面广,在大范围巡查上能够减少人力投入,减少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