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20字。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荷花淀》优秀教案
【教学素养】
1、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手法。
2、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3、以读促写,提高学生写记叙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的分析。
难点: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板书课题《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
弥漫、血肉横飞,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面呢?
二、课前预习
1.作者介绍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著名作家,“孙犁”是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七七事变”前夕,曾在白洋淀当过小学教师。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天津日报社工作,并坚持写作。
他的作品显示出作家成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白洋淀派”。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散文集《津门小集》等。
2、题目解说
“荷花淀”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中部的湖泊白洋淀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以“荷花淀”为题,点明了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给人以诗情画意的联想。
3、写作背景
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孙犁以此为基础,在延安窑洞里的一盏油灯下,用草纸和自制的墨水写成了这篇小说,1945年发表于延安《解放日报》。
4、资料链接
白洋淀派
《荷花淀》在延安发表后,重庆《新华日报》和各解放区的报纸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