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260字。
《党费》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教材定位】
《党费》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第八课的第三篇课文。这一课的三篇课文用不同的方式书写了革命者的情怀,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党费》通过讲述黄新同志从事地下党工作时候的扣人心弦的故事,体现了革命斗争的艰险和革命者对党的热爱和忠诚。
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分析小说运用细节和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所表达的情感。注意体会和把握地下工作者对党的忠诚和忘我的牺牲精神。例如:黄新珍藏的镰刀锤头和县委的印章都还鲜红的旧党证。
【素养目标】
1.了解王愿坚及其作品,了解小说写作的时代背景。
2.梳理小说的情节,把握情感及主旨。
3.分析细节描写,概括人物形象。
4.体会文章所传达的崇高的自我奉献的牺牲精神,提高思想追求。
【教学重难点】
探究细节描写并分析黄新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爱国之心,忧国之情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核心。当救亡图存成为了时代的最强音,那些最平凡的人儿会怎么做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党费》。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王愿坚(1929—1991),山东诸城人,中国电影编剧、作家。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主要作品有《党费》《粮食的故事》《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妈妈》《灯光》等,1974年与陆柱国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2.相关背景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北上长征,国民党调遣重兵进攻“围剿”闽粤赣苏区。军事上,采用“驻剿”和分进合击的战术;政治上,实行移民并村,断绝群众资助红军的粮食来源,欲置红军于死地。在敌人的残酷“围剿”下,我党在苏区的革命工作遇到极大困难。
3.解题
“党费”,党员向党组织交纳的用于党的事业和党的活动的经费。
三、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围剿(jiǎo) 偏僻(pì) 惬意(qiè)
蓦地(mò) 八角坳(ào) 熨帖(yù tiē)
打量(liang) 髻子(jì) 譬如(pì) 咂嘴巴(zā)
2.解释词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