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510字。

  初三秋季学期第三学月语文调研检测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部分(阅读)(5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3分)
  阅读下文,回答1—3题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家庭家风,强调家国有机统一。国之栋梁出于家之苗圃,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把正家风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一环。由此可见,良好家风是立身治国的重要基础。
  ②良好家风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家风是一个家族在繁衍生息过程中,慢慢沉淀积累下来,并且代代因袭延续下去,体现整个家族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文化风格。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里的影响往往大于学校里的培养,童年时的教化往往重于成年后的塑造,生活中的感悟往往超过书本上的认知。而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家风就对我们进行耳濡目染的熏陶,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与家风有关,家风成为我们从言谈举止到为人处世、从价值选择到是非评判、从伦理道德到人格人性的遵循标准。因此说,良好家风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③良好家风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魂魄。无论是主动遵守还是被动服从,无论是立竿见影还是潜移默化,家风对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对整个家族的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家风良好,则家道兴盛,美誉流芳。北宋著名的散文大家苏洵。严格教育于女,良好家风的熏陶使苏轼、苏辙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父于三人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列,留下了“一门父子三词客”的千古佳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教育子女不管当多大的官,“都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良好的家风教育出了优秀的儿女。家风隳坏,则祸及全家,贻害社会。一些领导干部的子女走上歧途,甚至身陷囹圄,很大程度上是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导致的。
  ④良好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又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良好家风不仅关乎一个家族的发展,还以点滴汇聚之势影响着社会的风气,国家的兴盛,家风正则社会稳。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有了良好家风,这个家庭就会团结和睦,崇善尚德;千万个家庭有了良好家风,整个社会就和谐稳定、积极向上。“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和谐,国家就充满活力;家风良好,民族就充满希望。千千万万个家庭的良好家风,必然凝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和无穷智慧。
  ⑤家庭是我们心灵最可靠的港湾,家风更应该是我们精神上最执着的坚守。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主动树立和传承良好家风,让良好家风成为社会千顷澄碧的清风雨露。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每小题2分,共6分)
  中心论点:①                              
  分论点:
  良好家风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良好家风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魂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③                                         
  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3.选文第②—④段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1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古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萧颖士风节
  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安禄山宠恣,颖士阴语柳并曰:“胡人负宠而骄,乱不久矣。东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禄山反,往见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叹曰:“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闻封常清陈兵东京,往观之,不宿而还,身走山南,节度使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甲不出。洧卒,往客金陵,永王璘召之,不见。李太白,天下士也,特以堕永王乱中,为终身累。颖士,永王召而不见,则过之焉。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
  4.下列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颖士阴语柳并曰  阴:暗中 B.胡人负宠而骄  负:依仗
  C.往客金陵  客:旅居 D.则过之焉  过:责备
  5.为文中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A.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B.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C.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D.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6.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萧颖士对宰相李林甫、永王李璘的召见均辞而不去。
  B.萧颖士预言了安禄山即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