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30字。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中“自主赏析”部分的课文,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赏析,感受诗境,我选择了让学生诵读、小组探究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意境,缘景明情,探究理解李白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并结合李白的生平简历深入理解其志未酬而心不已的乐观积极的情怀,从而激励学生面对生活困厄依然保持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1、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在诵读中感受诗歌,品味意境,把握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2、探讨诗人复杂深沉的情感,引导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学法指导】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梦境”这一话题导入新课。
  二、回顾第一课时内容,课件展示全诗思路 ,让学生熟悉全诗的行文脉络,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三、接下来让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提示学生,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并感受诗歌情感韵味。
  四、根据诗歌思路让学生部分朗读。引导学生置身诗境,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诗歌的画面,抓住典型意象,把握每一幅画面的特点,进而理解情感。目的就是让学生尝试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诗歌。(其间采用小组讨论及学生诵读的方法)
  吟读指导:处理好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语气,力争吟诵出诗歌中多变的节奏,多变的情感。
  1. 分析写景部分,各学习小组任选一幅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引导学生抓住典型意象,把握画面特点,理解蕴含的情感。
  引导学生,分别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段:入梦缘由
  景物:天姥山      
  特点:高大雄伟    
  情感:对天姥山的向往之情
  描述示例
  第1段“越人语山”,通过“瀛洲”“烟霞”等衬托了天姥山的神奇、高大,通过“天”“五岳”“赤城”“天台山”等进行对比,用“信”“或”“连”“横”“拔”“掩”“倾”等词语和极度的夸张手法,描绘了天姥山的高大雄伟,激发人们的神往之情。
  第二段:月夜渡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