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490字。

  12 石钟山记
  课后篇一起巩固
  随堂演练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彭蠡(lǐ)   鼓桴(bāo)   铿然(kēng)
  B.磔磔(zhé) 噌吰(chēng) 石穴罅(xià)
  C.窾坎(kuǎn) 涵澹(zhān) 镗鞳(tà)
  D.鹳鹤(ɡuàn) 无射(shè) 栖鹘(hú)
  答案B
  解析A项,“鼓桴”的“桴”读“fú”。C项,“涵澹”的“澹”读“dàn”;D项,“无射”的“射”读“yì”。
  2.下列对“鼓”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噌吰如钟鼓不绝   鼓:敲击
  B.一鼓作气 鼓:击鼓
  C.令赵王鼓瑟 鼓:弹奏
  D.微风鼓浪 鼓:激荡,掀动
  答案A
  解析鼓:名词,乐器名。
  3.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臆断其有无       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B.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大概
  C.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泊:停泊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考证
  答案D
  解析考:敲打。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表示的关系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B.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答案D
  解析前三项的“而”均表示转折关系,D项的“而”表示并列关系。
  5.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B.空中而多窍
  C.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答案A
  解析B项,“空中”,中间是空的,今指天空中。C项,“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缘故”;今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D项,“其实”,“其”,代词,那,“实”,指“事实真相”;今义,副词,实际上。
  6.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石钟山记》中写唐人李渤通过敲击不同的山石聆听声响探究得名的由来,李渤发现声音的区别是:“        ,        。”表现山石敲击后余音悠长的句子是:“        ,        。”
  (2)在《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                    ”,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3)《石钟山记》中,苏轼对自己的发现非常得意,认为自己和古人达到了共鸣,这句话就是:“            !”
  答案(1)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3)古之人不余欺也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10题。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