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820字。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备课素材
  知识梳理:
  他是杂交水稻之父,他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是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就是袁隆平。今天,我们将赏读作家沈英甲的这篇人物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认识这位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人物通讯的重点就是通过对先进人物事迹的报道表现人物的崇高思想。本节课我们的重点是在梳理概括袁隆平先进事迹的基础上,探究并学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思想品质。
  重点之二是研读这篇通讯刻画人物的方法(人物行动、语言,矛盾冲突、细节描写)。而其中作者选择细节的方法,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学习。
  人物通讯作为实用类文体的一种,是阅读考试中必须掌握的考点,今天我们将从其文体特点入手,学习怎么阅读鉴赏人物通讯。
  课文人物事迹品质概括:
  ①2001年春节后第二天,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人物品质: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
  ②1961年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人物品质:善于发现,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③1964年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人物品质: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④1992年发表文章驳斥有关杂交稻的不实文章。
  人物品质:实事求是,勇担责任
  ⑤1986年以来,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⑥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
  人物品质:立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课文精讲:
  一、重点研读:多角度刻画人物
  1. 通过描写人物的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
  描写人物的行动,是展示人物的性格、塑造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是在千变万化的行动中体现出来的。
  恩格斯曾说过:“一个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
  例如文中第三部分,面对“有影响”的报纸在头版刊登贬斥杂交稻的文章的做法,袁隆平选择实事求是,坚持真理,而他采取的方式不是冲动愤慨,而是“用平和的语气”理性解说,并且列举了一系列详实的数据,如“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1976年──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年种植面积都超过1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千克左右”,“杂交稻则占双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