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60字。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公开课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材定位】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这篇文章深刻地为我们揭示了什么是工匠精神?准确地解答了,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传统社会所孕育的工匠精神是否还有坚守的必要的问题。以及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践行的问题。这篇新闻评论结合时代特点深入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点明了“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呼吁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践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要准确把握它既具有议论性文章的特点,又有新闻作品的属性。要注意分析文章中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学习文章联系社会现实提出观点并合理阐述的写法,体会其有的放矢、直面现实的新闻品格。
【素养目标】
1.了解新闻评论的文体特征,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
2.理清文章脉络结构,学习多种论证方法相结合的写作方法,着重理解“引证法”。
3.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作用,传承工匠精神,体会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行文思路,理解多种论证方法的使用,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更漂亮……”小时候的儿歌,用简单的语言,轻快的节奏,稚嫩的声音向我们指明了一条追求美好生活的路—做一个匠人,用勤劳致富。怀揣着从儿歌中得来的对“工匠”的独特体会,今天,让我们一齐走近《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看一看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李斌
李斌,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编辑。
事迹展示:谈及塞罕坝,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编辑李斌用“两个震撼”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震撼。一个是视觉上的,满眼的绿色海洋,绿水青山令人动容;一个是精神上的,采访犹如一次深入灵魂的精神洗礼,让我从中感受到艰苦奋斗精神的伟大和绿色发展信念的坚定。
2.了解时代背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