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课时,约5300字。
210 咬 文 嚼 字(教案)
210 咬 文 嚼 字
教学目的:
通过本文的教学,使得学生懂得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无论阅读还是练习写作,如何选择字、词、句,对于如何恰当地表情达意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后的学习中尚需给予足够的重视。
教学重点:
在分析评价朱光潜等人有关观点的的基础上,对行文的写法和内容进行体会。
教学设想:
新教材说明指出:“阅读训练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高一),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现代文和文言文,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正是依据这个要求确定的。在我国的文学宝库中,有许多精品,纵横古今,囊括中外。课本编者独具匠心精选了许多美文精品,特别是现当代的一些学者文人的作品。如钱钟书、余秋雨、汪曾祺、朱光潜等。面对这些熠熠发光的篇章,分析评价、借鉴吸收显得尤为重要。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强调从某一个侧面进行分析,从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方可谈得上借鉴吸收。当然我们借鉴吸收的是其中的精华,借鉴吸收的是有用的东西。而《咬文嚼字》本身了具有这种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速读课文,把握文意
1、文章除最后一个自然段外,可分两部分。请分别概括大意:
参:第一部分,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2、细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筛选下列信息:
//“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目标是: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对“咬文嚼字”的要求是什么?/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要做到“咬文嚼字”必须有怎样的态度?/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翻新。
二、再读课文,领会作者的意图,分析评价
1、文中的“咬文嚼字”与我们生活中所讲的是否相同?请查找字典中关于这个词语的解释,并分析此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体会作者是用这个词语的意图。
//“咬文嚼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不领会精神实质)。”《汉语大词典》上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咬文嚼字”在文中的含义是:在文字的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提醒人们在阅读和写作时要注意语言的锤炼。
2、第一部分中引用郭沫若先生“炼字”、《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及贾岛的“推敲”的意图是什么?
//三个例子,三层意思。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例三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
3、第二部分中引用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一诗的意图是什么?
//从正面说明善用联想意义,可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
三、重点语段导读:
//第五段。
1、为什么“说得好听一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