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二课时,约4580字。
《李清照词二首》教案
华南师范大学    罗一
【教学目标】
1.体会李清照词中通过底座来画龙点睛的手法。
2.体会心理活动的描写。
3.把握李清照婉约词的特点。
【教学重点】把握李清照婉约词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感知词人的内心世界。
2.鉴赏词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介绍我最喜欢的一位词人,她就是我国古代第一才女——李清照。我们就通过学习她的两首词《鹧鸪天》和《永遇乐》来走进这位才华横溢的奇女子。
二、作者简介:
1、生平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李清照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收藏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2、文学成就:
在中国文学史上极富盛名,后人对她评价颇高:
沈去矜曾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四库提要》中也写到:“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故不得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李清照的词作,从数量看,较之其他名家也不算多,但几乎每篇都是精品佳作,是公认的宋词一大家。
1、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著有《漱玉词》。
2、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3、李清照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人称“婉约词宗”。
★郭沫若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3、词风变化:
(1)由于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越,家庭幸福,所以前期作品大多都写一些闺中情思,少女情怀,山水美景及思念丈夫的离情别绪。例如:
《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剪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前期词作风格可以概括为:格调清新、妩媚秀丽。
(2)1127年,金兵入关,爆发了靖康之变,李清照被迫离开故乡,流落南方。1129年,她的丈夫赵明诚病逝,她精神上失去了依靠,受到很大的打击,可以说是家破人亡。后来,她孤身一人从建康到越州、四明、温州,最后到临安,颠沛流离,受了很多苦。所以,她的后期作品一反前期的清新明快,呈现出另一种风格。
李清照后期的词: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例如: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点评:离愁、孤寂、悲秋、伤感之情通过明白如话的语言和错落和谐的音律表现得淋漓尽致,声声凄厉,句句揪心,怪不得历代词家都异口同声地称赞此词为千古绝调!
后期词作风格可以概括为:凄清深沉、苍凉悲楚
四、《鹧鸪天》的鉴赏:
1、听录音后,齐声朗读,思考:词中的桂花具有怎样的特点?
2、词中的桂花具有怎样的特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