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70字。

  《琵琶行(并序)》名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教学感受诗人的情感美。
  2利用学习学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诗歌的整体美。
  3通过语言品味领悟形象美。
  重点与难点:
  1.感受诗歌悲剧美,鉴赏诗歌描声艺术是重点;
  2.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本诗的难点。
  学法指导:感悟阅读、体悟感知、涵泳理解,体味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雅学士,一个山野樵夫,演绎了一曲音乐传奇;一千多你啊你按,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用音乐演绎了一曲千古绝唱,“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悠悠的浔阳江边,瑟瑟秋风中,一个美丽忧伤的故事便诞生了,一直回响在历史的长河中,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琵琶行》,体味诗人的情感和心灵。
  二、作者介绍、解题:
  1.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但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2.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以44岁为分界线,前期抱定“兼济天下”之思,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力求通俗,与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后期则“独善其身”。
  三、师生研读,教师点拨
  第一部分
  导入:总结上节课所学,由琵琶声入手,伴随着琵琶声一起走进诗人和琵琶女的情感世界。
  朗读第一段,在文中找到第一次提到琵琶声的的句子,并考虑诗人在什么情境下听到的琵琶声?想象此时的琵琶声应该是什么样的?
  第二部分   重点解读琵琶声
  诵读第二段,把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依据旋律的变化分成四段乐曲,体会每一段乐曲中演奏者的情感,并说出思考过程。
  分成四部乐曲
  序曲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  悲凉伤感
  第一乐曲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欢乐愉快
  第二乐曲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幽愁暗恨
  第三乐曲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