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310字。

  浙江省丽水市五校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0月阶段性考试试题
  本试题卷分共7页,四部分,24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清楚。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9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两个新年虽照例可以看到军营里和各乡来的狮子龙灯,在小教(jiào)场迎春,锣鼓喧天大热闹,到了十五夜晚,城中舞龙耍狮子的兵士,还各自赤裸(1uǒ)着肩搏,往各处去迎炮仗烟火。
  B.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zuǎn)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c.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里,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中所积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yùn),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
  D.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jí)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竟相诽(fěi)谤他,诅咒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甲】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上,与父亲相关的角色需要去捕猎养家,需要拼搏护家,或不惜以战争来维护各自的家族与国家利益。于是,历史画面中的父亲,比如在荷马史诗中,总是身着盔甲,即使在拥抱自己孩子的时候。
  【乙】鲁格•肇嘉也捕捉到了这一典型的意象,称之为“冷漠的拥抱”,并由此阐发了《父亲的悖论》:“我们因此在父亲的内心发现了一种无法坦承的不安全感和一种矛盾的情绪。”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心理分析的基本原则,我们在谈论“父亲”或“父性”的时候,即使与现实中的父亲息息相关,却已经超越了具体的父亲本身,而是进入了父亲意象的范畴。 【丙】因而,我们所寻找的,也并非仅仅是个体的父亲,而是父亲的意象、父亲的意义。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意象    B. 坦承      C. 即使         D. 息息相关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按照相关法律,企业违法能否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取决于其违法的情节和后果,从来没有一个法律条文,把企业分成三六九等,给予不同违法待遇的。 
  B. 网络谣言时有出现,误导了公共舆论,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了社会秩序,损害了网民的合法权益,对社会发展稳定产生了干扰。 
  C. 关西机场浸水的主因,一方面是机场建成运营至今,人工岛地面累计沉降至3~4米,虽有加筑护堤,但仍难抵御50年一遇的高位海潮。另一方面,机场排水系统在高位海潮情况下作用有限。 
  D. 各媒体机构“全媒体”全天候跟踪报道,黄金时段甚至几乎停播其他一切内外新闻,首选播放台风动向、灾情预警和公共交通状况,反复提示民众注意防灾和对策建议。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予更欲一觇北 (窥视)                    以老于户牖之下(窗)
  B.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则思谦冲以自牧(放松)
  C.  则将焉用彼相矣 (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   旦日飨士卒(犒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