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770字。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
课后篇一起巩固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细疏其能 疏:梳理
B.久不售 售:买
C.蹑迹披求 披:拨开
D.径造庐访成 造:建造
答案C
解析A项,“疏”,分条陈述。B项,“售”,这里是考取秀才的意思。D项,“造”,到。
2.下列加点字均为活用词,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③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④旬余,杖至百 ⑤成以其小,劣之 ⑥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⑦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⑧日将暮,取儿藁葬
A.①②③⑧/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③/②⑧/④⑦/⑤⑥
D.①③⑧/②⑥/⑤⑦/④
答案A
解析①②③⑧均为名词作状语,④名词作动词,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⑥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卡夫卡的巨大功绩在于重建并改造了传统小说的“戏剧性”结构。
B.《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百年孤独》分别是西方20世纪20~70年代问世的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
C.米兰•昆德拉说过,如果小说有某种功能,那就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这说明小说这个文体,不是要将世界简单化,而是将看似简单平凡的事物复杂化。
D.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答案C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调换“重建”与“改造”的位置。B项,成分残缺,应在“文学”后加上“作品”。D项,有两处错误:①“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是“作者”发出的,它与“作者”后面的句子的内容没有关联,不合事理逻辑;②“反而”表逆向递进意思,而上下文却不构成这种逻辑关系,从语义上讲应该是因果关系。可改为“在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过程中……这样就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4.把下列文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顺畅的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画上画的是一位戴毛皮帽子围毛皮围巾的贵妇人。
②把一只套没了她的整个前臂的厚重的皮手筒递给看画的人。
③这是他最近从一本画报上剪下来并装在一只漂亮的镀金镜框里的。
④在摊放着衣料样品的桌子上方——萨姆沙是旅行推销员——挂着那幅画。
⑤她挺直身子坐着。
A.④①②③⑤ B.③④①②⑤
C.④③①⑤② D.①③⑤②④
答案C
解析④总起,③紧承④进一步解说;①领起⑤②介绍画的内容。按行文顺序④③应在前,①⑤②应在后。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凡在本商店购买物品满1 000元者,本商店惠赠精美礼品一份。”这启事贴出后,来购物的顾客多了起来。
B.哪能不熟呢?抬头不见低头见,都在一个小区里住,就是叫不出您的尊姓大名来了,您看我这记性!
C.好久不见了,非常欢迎您来我家做客,这位是我令尊,退休前在我市第一中学做语文教师。
D.您是问上次和我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