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1350字。

  运城市高中联合体高一12月份调研测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五、六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族虽则包括生育的功能,但不限于生育的功能。依人类学上的说法,民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民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家也正是这样。我的假设是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使这基本的家,变成民族性了。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的。家必须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氏族本是长期的,和我们的家一般。我称我们这种社群为小家族,也表示了这种长期性在内,和家庭的临时性相对照。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但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这说明了我们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灵活。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以生育社群来担负其他很多的功能,使这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在他们,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我在《美国人性格》一书中曾用“生活堡垒”一词去形容它。
  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我们的家既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些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
  B.氏族作为事业组织,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这种长期性是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庭所不具备的。
  C.家庭关系的主轴在纵向的父子、婆媳之间,而不是在横向的夫妇之间,这一显著特点是由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决定的。
  D.中国乡土社会的家庭注重绵续性,求效率,讲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这些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第一段表明了作者对乡土中国“家的性质”的认识。在中国乡土社会采用“差序格局”的假设下,作者认为我们的家有“民族性”和“绵续性”两种性质。
  B.第三段和第四段,作者比较了西洋家庭团体和中国乡土社会家庭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差异,在比较的视野下,加深了我们对乡土中国“家的性质”的认识。
  C.文章论证思路严密。首先从家族的功能人手,认为我们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假设乡土社会组织结构是“差序格局”;接着论述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最后对比中西方在“家的性质”方面显著的差别,层层深人,说理清晰。
  D.文章综合应用了多种论证手法,如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中国乡土社会采取差序格局作为结构原则,这为中国基本的家庭单位具有氏族性的判断提供了依据。
  B.作者在《美国人的性格》一书中曾用“生活堡垒”一词形容夫妻的两性情感。这种情感可以在生活上安慰夫妻双方。
  C.中国的家法和三从四德的道德标准,强调讲究负责和服从的纪律性,追求事业维系和发展的效率, 并不影响家人间的亲情。
  D.依据人类学上的说法,部落是由氏族扩大形成的。部落和氏族都具备事业组织的特点,在这一点上中西方是相同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摩擦中陶炼出来的亲密感。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 ,还用得着多说么?”——这一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