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题,约10270字,答案扫描。

  厦门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积累(25分)
  (一)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样磨成针”,这和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从正面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2)白居易《琵琶行》善用比喻手法摹写音乐,“__________”一句用雨声形容乐声急切粗重,“__________”一句用鸟鸣声形容乐声婉转流利。
  (3)相传农历七月七,牛郎织女相会于鹊桥,人们相信这圣洁美好的一刻,能抵得上人间千万次的相聚,秦观《鹊桥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正表达了这类好期待。
  (4)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描写泰山上白雪皑皑、雪光明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文理解(本题共4小题,12分)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沁园春•长沙》上阕用词精妙,如“争”刻画了百舸竞发的热烈场面,“击”写出了飞鹰的矫健,“翔”表现了游鱼的自在,充满动态美。
  B.《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以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壮丽的图景,营造出宏阔的意境,赞美了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雄强之力,情感热烈奔放。
  C.《致云雀》中的“云雀”是雪莱理想中的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载体,诗人通过讴歌云雀,表达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深情向往。
  D.《百合花》通过对通讯员枪筒中插着的树枝、衣肩上的破洞及给“我”的两个馒头等富有感染力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芣莒》采用重章叠唱,通过“采”“掇”“捋”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展现从采、摘、收盛直至满载而归的劳动过程,表达了劳动者的愉悦之情。
  B.《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化用典故,诗人将自己与周公对比,抒发了功业未就的失落之情,并表达要振奋精神、一统天下的决心。
  C.《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梦境中仙府日月高照、楼台辉煌、老虎弹瑟、鸾鸟驾车……想象奇特,变幻莫测,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D.《声声慢(寻寻觅觅)》连用七组叠词,从动作、环境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展现词人处境之孤独、心情之凄怆,渲染山浓郁的悲愁气氛。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3分)
  A.荀子在《劝学》中学习,这与其人性本恶的哲学思想相关,他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强调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引导使人向善。
  B.韩愈的《师说》以“传道受业解惑”概括了“师”的职责,这里“道”指儒家思想,“业”指儒家经典,“解惑”指解答“不知句读”的疑惑。
  C.毛洋东的《反对党八股》在剖析党八股的每一条“罪状”时,一般按照摆现象、论危害、挖根源、提方法的思路来论述,有破有立,令人信服。
  D.鲁迅的《拿来主义》妙用比喻,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憧,如以“鱼翅”比喻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用“鸦片”比喻文化中有利有弊的部分。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都的秋》中秋的“清”“静”“悲凉”是郤达夫传统文人心境的自然流露,对破屋、槐树落蕊等寻常景象的描写,表现了他独有的审美体验。
  B.《我与地坛》中“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古园映照了作者的生活,那些建筑和景物,抚慰着作者的心灵,引发他对“生与死”以及“怎样活”的思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