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80字。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样卷
八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5分)
亲爱的同学,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小麦和小乔在活动中掌握了运用网络学习语文的方法,也遇到一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吧。
1.这个学期我们走进《孟子》,走近孟子。小麦和小乔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孟子其人。(8分)
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他生于乱世,勇于济世;游于列国,长途bá( ▲ )涉。历寒暑,驱车马,纵然屡屡碰壁,但仍然倔( ▲ )强地“以天下为己任”。他气节超然,才学渊博,他认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 ▲ ),也要奋发向上,他所坚持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推chónɡ( ▲ )的品德和胸怀。
(1)请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4分)
▲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长途bá( ▲ )涉 倔( ▲ )强 恶劣( ▲ ) 推chónɡ( ▲ )
2.学习古诗词时,小麦和小乔对老师所说的“诗言志”产生了兴趣,他们通过网络搜索到:“诗言志”语出《尚书》,意思是诗是用来表达诗人志意的。在此基础上,他们结合所学,有了自己的理解。(8分)
小麦:“志”就是诗人情感的抒发,杜甫《春望》一诗中“ (1)▲ ,恨别鸟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愁绪;欧阳修《采桑子》中“微动涟漪, (2)▲ ”一句,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作者美好的心境、惬意的情怀;晏殊《浣溪沙》一词中“ (3)▲ ,
▲ ”寄托了时光易逝的伤感之情。
小乔:“志”可以表达诗人的志向抱负,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反映了诗人归隐田园的志趣,他觉得其中的妙处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诗中的一句“ (4)▲ , ▲ ”正是表达了这层意思;李贺《雁门太守行》一诗中“ (5)▲ ,提携玉龙为君死” 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李清照《渔家傲》中的“风休住, (6)▲ ”反映出她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3.小麦上网搜索语文知识时,发现一些错误。你判断以下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一句中的“几乎”一词不能删掉,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
B.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山北水南称为阴,水北山南称为阳。如洛阳就位于洛水北岸。
C.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用特定称谓,如“始龀”指七八岁。
D.“在晶莹的泪光中,我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我看见背影”,“在晶莹的泪光中”是定语。
4.在《昆虫记》的读书推介活动中,小麦和小乔查到法国戏剧家罗斯丹对法布尔及《昆虫记》的评价:“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去思考,像美术家一般地去观察,像文学家一般地去感受和表达。”请概括说明下面语段内容怎么印证这个评价的。 (4分)
横向翅脉略显橙红颜色,它是最主要的部件,说白了就是琴弓。虫鸣大作之际,两片鞘翅始终高高抬起,其状宛如宽大的纱罗布船帆。两片翅膜,只有内侧边缘重叠在一起。两支琴弓,一支在上一支在下,斜向铰动摩擦,于是支展开的两个膜片产生了发声振荡。上鞘翅的琴弓在下鞘翅上摩擦,同样,下鞘翅的琴弓在上鞘翅上摩擦,摩擦点时而是粗糙的胼胝,时而是四条平滑的放射状翅脉中的某一条,因此,发出的声音会出现音质变化。这大概已经部分地说明问题了:当这胆小的虫类处于警戒状态时,它的鸣唱就会使人产生幻觉,让你以为此时声音既好像从这儿传来,又好像从那儿传来,还好像从另外一个地方传来。
(选自《昆虫记??意大利蟋蟀》王光译)
①他善于像美术家一般地去观察,如: ▲ ;
②他善于像文学家一般地感受和表达,如 ▲ ;
③他善于像哲学家一般地去思考,如 ▲ 。
5.八(5)班准备开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综合性学习活动,想邀请高校长参加12月11日的活动课。下面是小乔拟写的一份邀请函,请你指出内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