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540字。
高考作文最新时评:孕育生命不是儿戏、“剃光头”式砍伐、莫让老人一再卡在“扫码”上、让“就地过节”更有温度等
1、万亩防护林遭“剃光头”式砍伐,谁有那么大的本事
来源:正观新闻 2021年01月22日
《经济参考报》1月20日报道敦煌万亩沙漠防护林被毁问题后,甘肃省委、省政府立即成立由副省长刘长根带队的调查组,于当日下午赶赴敦煌市阳关林场,对照媒体反映的问题,会同酒泉市和敦煌市全面开展调查核实。调查组表示,将依法依规开展调查,如有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将严查严办。同时,将根据调查进展,及时向社会公开通报相关情况。
敦煌防沙最后屏障几近失守,万亩防护林变身“绿色荒漠”,这一事件可谓触目惊心、令人扼腕,如今甘肃终于行动了,让人多少感觉到欣慰。只不过,这一点点欣慰,在惨状和野蛮面前,又能保持多久?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这条西锁沙龙、东保绿洲的防风固沙生命线,近十余年来持续遭遇大面积“剃光头”式砍伐,万余亩公益防护林在刀砍锯伐中所剩无几,由此人为撕开一道宽约5公里的库姆塔格沙漠直通敦煌的通道。这一报道显示两点:一是砍毁防护林肆无忌惮,且系普遍行为;二是这一行为持续多年,使得非法行为实际上“正常化”了。事到如今,如梦方醒。
防护林受到《森林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不容任何人任何地方对防护林下手,搞所谓的“退林还果”。然而,这些种之艰难、养之不易的防护林,居然就在有关部门、管理单位的眼皮子底下被活生生戕害,是可忍孰不可忍!
事后诸葛亮的话多说也无意义。现在的问题是,甘肃唯有下定非凡的决心,以壮士断腕的气势,彻查到底,问责到底,整治到位,才能遏制乱象、制止疯狂,为修复千疮百孔的防护林地带赢得起码的条件和机会。
在砍伐现象被曝光之后,林场管理者和当地相关部门官员却一度声称砍伐行为合法,不存在乱砍滥伐问题,甚至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受到了林场种植户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这究竟是欺负网友书读得少,还是自个儿胡言乱语呢?《经济观察报》报道直指毁灭性砍伐问题一再被掩盖。可见,有此态度并不偶然,其间深植着防护林被毁事件的“密码”——砍伐行为得到了某种默许甚至庇护。人们不禁要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