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80字。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共6页,计20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姓名、准考证号等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在试卷或者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运用(30分)
1.根据语境完成题目。(7分)
拥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才能生生不息。我们的优秀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积淀(▲)着华夏岁月的久远,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间,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许许多多的文化因素,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根深dì(▲)固。保护、传承并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 ▲ (A.义不容辞 B.刻不容缓 C.危在旦夕D.与日俱增)的责任。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们也渐渐蜕变得厚重而雅致。
(1)给加点字荏育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积淀( ▲ ) 根深dì( ▲ )固
(2)联系语境,从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 )。(2分)
(3)下列对语段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保护、传承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有语病,应该修改为“了解并保护、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B.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排比句,其中又有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C.“中华民族”“华夏岁月”“传统文化”“文化因素”短语结构相同。
D.“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们也渐渐蜕变得厚重而雅致”是个单句,主干是“我们蜕变”。
2.下列对作品内容或相关常识的陈述下不十分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A.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著名散文诗《海燕》,着重运用象征手法,按照暴风雨"酝酿——迫近——将临”的顺序,以敏锐的政治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为无产阶级唱出了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B.《战国策》的作者是刘向,《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曹刿论战》出自《战国策》,提出了"一鼓作气”的主张;《述而》是《论语》中的篇目,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主张;《陈涉世家》出自《史记》,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主张。
C.议论性文章往往闪耀着思想的光芒。苏联作家利哈乔夫《论教养》一文,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提出“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鲁迅先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在批驳的过程中明确树立了自己的观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D.阅读经典的小说片断,我们能感知社会现实:《智取生辰纲》是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片断,从中能感知当时社会统治阶级剥削、压榨老百姓的残酷;《范进中举》是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片断,从中能感知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刘姥姥进大观园》是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片断,从中能感知当时社会上层的统治者家庭极度堕落腐化的奢侈生活。
3.请用古诗文原句填空。(9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 ▲ 。 (辛弃疾《破阵子》)
(2) ▲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
(3) ▲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 ,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春蚕到死丝方尽, ▲ 。 (李商隐《无题》)
(6)浊酒一杯家万里, ▲ 。 (范仲淹《渔家傲》)
(7) ▲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8)自古英雄出少年,“ ▲ ,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三国时代年紀轻轻的孙权统率千军万马、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真实写照;"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是明代少年抗清英雄夏完淳面对故土沦丧、山河破碎的悲愤慨叹。
4.语文综合实践:班级开展“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请完成下列题目。(12分)
(1)班级计划于6月10日晚7时在学校小礼堂举办“共话友情畅,想未来''主题班会,怡宝同学和你一起去邀请学校团委王书记参加,并请她在活动开始时简短致辞。怡宝说得不全,请你再补充一下。(4分)
怡宝说:王书记您好!我们是九(1)班学生,代表全班师生邀请您于6月10日到学校小礼堂参加“共话友情畅想未来”主题班会。敬请您拨冗参加。
你说:王书记,我还有两点要补充。其一, ▲ ;其二, ▲ 。谢谢您!届时我们会在小礼堂门口恭候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