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10字。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题
七年级语文学科
命题人:
审题人:
一、积累运用(2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共8分)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yín( )诵着这首诗,你眼前是否出现了风筝伴着莺燕满天飞舞的场景【甲】你是否感受到了童年纯cuì( )的快乐?
① 风筝是中国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乙】纸鹞。据史料记载,风筝的发明人是汉朝的韩信。传说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面系缚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②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由来。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有关,后来风筝进入民间,成为人们的玩具。每年清明前后、重阳时分,风和日丽,碧空chéng( )澈,家家户户扶老携幼,每个人都神采奕奕,到空旷之处放风筝。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既是一种相互观摩、较量的娱乐游戏,又是享受大自然恩cì( )的一项体育运动。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逗号 【乙】顿号 B.【甲】问号 【乙】逗号
C.【甲】问号 【乙】顿号 D.【甲】逗号 【乙】逗号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加点词“你”“记载”“空旷”“一项”分别是代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
B.成语“风和日丽”“神采奕奕”的感情色彩都是褒义。
C.文段中①②两处划线句子都没有语病。
D.重阳节在古代又称为登高节,传承至今,又叫做老年节。
4.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⑴ ,切问而近思。(《论语》)
⑵非学无以广才, 。(诸葛亮《诫子书》)
⑶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⑷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朱自清《春》)
⑸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景象。
⑹谭嗣同在《潼关》中,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的诗句是“ , ”。
5.综合性学习活动。(6分)
七年级(12)班拟开展“走进文学部落”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拟写口号】⑴班级设立文学角,请你为文学角拟写一条有创意的读书宣传口号,并用正楷字写好张贴到文学展示墙上。(不可照抄名言,不超过15个字)(2分)
【读书交流】⑵班级开展“迎新年,庆元旦”赛诗会,晓亮同学负责搜集有关新年的古诗,你发现其中一句与新年不符,请指出( )(2分)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B.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元夕》)
C.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孔尚任《甲午元旦》)
D.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创立班刊】⑶晓华同上搜集到一幅有关“世界读书日”的漫画作为班刊的宣传画,请仔细欣赏,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全对漫画题目“借‘光’”的解说文字。(2分 )
漫画标题“借‘光’”巧妙借用了“ ”
这一典故(成语),将“世界读书日”比喻成一束光,号召人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