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2050字。

  四川省雅安市2020-2021学年上期期末检测高一语文试题
  请你在做题之前仔细阅读下列说明:
  1.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3. 回答第Ⅰ卷(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禁用涂改液、涂改胶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新诗以中华文化为依托,在外来诗歌的影响下出生和成长。臧棣曾评价新诗是“在中西文化冲突中不断拓展的一个新的审美空间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新诗如何接纳古今中外的影响所呈现的迷思是其百年发展及未来所需关注的。
  ②新诗是在古典诗歌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但是无论其间的反叛还是背向,在本质上是不可能将两者完全独立起来的。早期新文学的推手胡适大力贬低文言旧诗,提倡白话新诗,但他自身仍承认有向宋诗学习的诗作,除他之外,还有许多诗人的诗作皆有古典诗的影子,如废名、朱湘、戴望舒、卞之琳、林庚……中国新诗无论如何发展,都是在中华文化土地上生根发芽,汲取了古典诗歌精华,这一事实是不可否定的,也是不可忽视的。
  ③追溯历史可见,早期新诗的发展离不开国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的推动,他们的学识和视野都经过国外教育的熏陶而得到了极大拓展。西方诗潮在中国的大力宣扬和广泛传播,这背后既有被迫推动的命运之歌,更有诗歌发展态势的必然趋向。留美归来的胡适对诗歌的构想无疑受到英美意象派的影响,以自己的《尝试集》率先为白话新诗铺路;深受日本俳句和印度诗人泰戈尔影响的冰心也推出自己“爱”的代表诗集《繁星》、《春水》,为新诗注入新鲜血液。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人艾青、卞之琳等人主要受法国象征派诗歌观念的影响;40年代九叶诗派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较大;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朦胧诗与西方现代派的关系也很密切;直到今天,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依然和西方诗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④接受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影响是新诗自身发展的一大动力,然而也很可能带来视野的局限,对这两者应如何结合和接受所呈现的迷思是新诗一直在摸索与调适的。新诗在古典诗歌的土壤中接受阳光雨露变革旧诗,结合西方诗艺追求新理念,两者结合从而指向重生,而两者在古今中外文化间的融合和失真状态,是其不断追求中所一直呈现的迷思。朱光潜曾指出:“我们的新诗运动正在开始,我们必须郑重谨慎,不能让它流产。当前有两大问题须特别研究,一是固有传统究竟有几分可以沿袭,一是外来影响究竟有几分可以接收。”在不同的时期、文化、社会环境中,新诗的选择是不一样的。龙泉明也曾说:“新诗对传统与西方的选取,在各个时期,各个诗派与当今诗人那里,常常是有条件的,有其选择重点的。”
  ⑤接受古今中外的诗歌影响是新诗百年来的重要标识,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中有着不同的表现,而如何对待这标识所体现的交融迷思却仍在摸索中,这一自身特点将有待于诗歌的自身呈现和不断拷问,也有待于在今后的诗歌发展中得到更多的领悟与解释。
  (摘编自陈西西《新诗的追逐与迷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新诗是以古典诗歌为依托,在外来诗歌的影响下出生和成长。
  B.我国新诗是在中西文化冲突中不断拓展的一个新的审美空间发展的结果
  C.新诗接受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影响是其自身发展的一大动力,然而也会带来
  视野的局限。
  D.我国新诗早期受到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的推动;直到现在,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依然和西方诗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论述了中华文化和外来诗歌对新诗出生、成长的影响,以及新诗出生、成长
  过程中的迷思 。
  B.胡适作为早期新文学的助力者,提倡白话新诗,虽然看不起文言旧诗,但是他也有向
  宋诗学习的诗作,证明了中华文化和西方诗潮是中国新诗的两条根。
  C.中国早期的新诗发展受到西方诗潮的影响,《繁星》就是一个例子;阅读《繁星》,我
  们也能感受到日本俳句和印度诗人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
  D.我国新诗一直没有停止摸索与调适自身应如何将我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结合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新诗和古典诗歌不是完全独立的两个文学类别,两者有密切的关联。 
  B.早期新诗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必须向西方诗歌学习,这是我国
  诗歌发展的必然趋势。
  C.现在我们还不能对新诗在中外诗歌影响下体现的交融迷思有清晰的认知,但这种认
  知会越来越丰富。
  D.不同诗歌流派、诗人在新诗发展过程中对如何接受古今中外诗歌的影响受时间、环境
  的影响而表现各不相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端牢“中国饭碗”,在今年有着特殊意义。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粮食生产、加工物流等造成一定影响,国际粮食市场变动等外部因素也引发对粮食安全的关注。经多方努力,夏粮迎来了十七连丰,给国家粮食安全、老百姓端牢饭碗増添了信心和底气。
  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就要抓实眼前。要严格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及时启动托市收购,同时大力抓好市场化收购,严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防止农民“卖粮难”。7月中下旬是夏玉米苗期,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高度重视草地贪夜蛾等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