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70字。

  窦娥冤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
  2.把握全剧的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掌握戏剧的主题。
  3.品味“本色化”戏剧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透过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
  2.鉴赏品味,领略戏剧语言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窦娥身上的人性美,认识恶劣社会秩序对人性的摧残,培养学生向善的心灵。
  教学重点 理清戏剧冲突的主要方面,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窦娥对天地既斥骂又依赖的矛盾中透露出作者思想的复杂性。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鉴赏品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介绍关汉卿: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2.介绍元杂剧: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①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指导阅读
  1.阅读“自读提示”中与本折有关的情节。
  2.阅读课文。
  3.提问式阐述:文学史上公认课文所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但在前两折里,已经把窦娥受害的故事情节交待得清楚明白。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窦娥在公堂上的斗争,都已在前两折里表现出来,那么高潮为什么出现在第三折里?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发现;第三折里仅有窦娥指天发誓,刑场受戮,故事情节简单,而构成窦娥矛盾冲突的对立面,如社会恶势力的代表张驴儿、元代残酷统治的典型官府都隐藏在幕后,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