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8030字。

  保密★启用前
  塘沽一中2021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月考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现代散文的很多作品里,情与理往往是(    )、相映生辉的。女作家石评梅坦言:“深刻的情感是受过长久的理智的熏陶的,是由深谷底潜流中一滴一滴渗透出来的。”这可以说是对情与理的辩证关系的(    )表述。从散文创作的实际情形来看,理性加入的过程是对情感的回味、反省和再认识的过程。作者对情感体味长久之后,再借助精深的笔触传达出来,____________。例如,《动人的北平》通过对北平这座“朱玉之城”(    )的介绍,表达作者的赞叹之情,赞叹里不时闪耀着智慧之光“一个城市与人相似,各有不同的品格……北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宽大的。”作者的赞叹源于他对城市与人的比较和思索,正是理性让情感得到了升华。
  当然,在平时的阅读中,也还有不少理胜于情,或者总体上偏重于理性的散文作品。这类散文往往以阐述哲理为主,抒写作者对人生或大自然的独特感悟,或是对世事的(    )和深刻理解。从而给人以启迪。不过,在散文中阐述哲理,如果没有情的渗透,便容易流于空疏和干涩。
  1. 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相得益彰 透彻 娓娓道来 悉心观察
  B. 相映成趣 透辟 如数家珍 悉心观察
  C. 相得益彰 透辟 娓娓道来 细心观察
  D. 相映成趣 透彻 如数家珍 细心观察
  2. 在选文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既有读者感受到的情感的清醇、浓郁的芳香,又有理性的清澈光辉。
  B. 读者感受到的情感既有清醇、浓郁的芳香,又有清澈光辉的理性。
  C. 读者感受到的情感既有清醇、浓郁的芳香,又有理性的清澈光辉。
  D. 既有读者感受到的情感的清醇、浓郁的芳香,又有光辉理性的清澈。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包括词语)的能力。
  第一组,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根据语境“情与理往往是”,填入“相映成趣”。
  第二组,透彻:(了解情况、分析事理)详尽而深入。透辟:透彻而精辟。根据语境“这可以说是对情与理的辩证关系的”,填入“透彻”。
  第三组,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娓娓道来:连续不断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修饰“介绍”,填入“娓娓道来”。
  第四组,悉心观察:用尽所有的精力仔细查看。细心观察:仔细查看事物的现象、动向。根据语境“或是对世事的”,填入“悉心观察”。
  二、(9分)
  材料一: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以来,小到建立中医馆,大到打造产业研发平台,全国各地不论是政府、医疗机构还是企业,都在积极投身中医药健康领域,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新模式,抢占千亿级市场。与此同时,中医药的发展也走入了一个商业化怪圈——商业化太重,需要好好治理。管理者过于商业物质利益化,将医生收入与日常工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