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1790字。

  广西贵港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水田园是古代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但其进入士大夫文人视野,文人于其中寄托悦乐之情、安居之意,却始于东汉中后期。那么,其中的原因与文学表现又如何呢?
  山水田园之所以走入东汉中后期文人的视野,在于彼时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士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两者缺一不可。东汉中期以前,城邑的社会治安管理比较严格,人们.的行动在时间.上受到很大限制。如《户律》规定:“田典更挟里门篇,以时开;伏闭门,止行及作田者。”里门在伏日要锁闭,居民不能到里外去,更不能到城外去田作。京邑的管理尤其严格。《后汉书•郅恽列传》载,光武帝尝出猎,车驾于夜间返回洛阳城,时城门已闭,守城门的官吏敢“拒关不开”,显然是有制度的保障。时人的山水游赏受到极大限制。
  这样的情形必然使此期的文人与山水林野的关系较为疏离。文人的关注点主要在通邑大都之内,都邑的繁华奢靡成为重要的文学表现对象,扬雄《蜀都赋》、班固《两都赋》都将曼妙的歌舞.、精美的饮食、壮丽的宫室、有序的礼制建筑等都邑的代表性事物作为铺排夸饰的主要内容。
  这种情形在东汉中后期之交发生了变化。彼时朝政崩坏,制度松弛,士人价值观念也发生转变。如永和三年,时任河间相的张衡作《归田赋》,明确表达对于都邑所承载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的疏离态度。作家一方面回顾“游都邑以永久”的宦海生涯,重申“俟河清乎未期”的现实观照,继而表明“追渔父以同嬉”“与世事乎长辞”的疏离京邑之想,并构筑了一幅山水田园图景和描绘了徜徉其中的悦乐之情。此赋产生在东汉中后期之交,表达的仅仅是作家的理想而非现实的选择(次年张衡征拜尚书郎,并去世)。
  张衡在《归田赋》中提示的理想生活在皇权跌落的汉末逐渐成为士大夫的现实选择。越来越多的士人选择“隐处山泽,不应征辟”(《后汉书•方术列传》)。都邑和其管理方式,也逐渐遭到废弃。从史书记载来看,权臣僭越汉制,据山泽为己有的情况到东汉后期开始出现。史载梁冀“又多拓林苑,禁同王家,西至弘农,东界荥阳,南极鲁阳,北达河、淇,包含山薮,远带丘荒,周旋封城,殆将千里”(《后汉书•梁冀列传》)。到了汉末,朝廷默许人们散居城外,于是出现“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仲长统《昌言•理乱》)的情况。士人居于城邑之外乃至山泽,甚至演为一种风尚。
  对于士大夫而言,居于城外的山间水城,并非要茅茨不剪,采椽不斫,而是要广建庄园,做到“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这在当时,应该是那些士大夫的普遍追求,也是他们可以落实的选择。有了坐拥山水的物质生活的士大夫们,方能以审美的心情来审视山水田园,心神也畅快无比。这是山水之乐的现实起点。
  山水首先是作为个人财富进入士大夫的视域,成为其庄园的重要构成,或者是庄园依托的环境。有此实际生活形态的改变,士大夫才能普遍将情志寄托于山水田园。由汉末士大夫开启的定居村落与郊野的生活,至魏晋蔚然成风。将汉末魏晋士大夫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与其文学创作合观,可以说,庄园使士大夫们有了置身山水的物质环境,玄学使他们所面对的山水具有了形而上的意蕴,使之安于山水,并进一步发现山水之趣,雅集游赏,宴会赋诗,从而留下大量的相关题材作品。
  (摘编自侯文学《走向山水的东汉文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士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是山水田园进人东汉中后期文人视野的原因之一。
  B.扬雄《蜀都赋》、班固《两都赋》都通过描叙都邑的代表性事物来批评都邑的奢靡。
  C.权臣僭越汉制,据山泽为己有的情况后来越来越严重,在汉末逐渐演变为一种风尚。
  D.因为士大夫们有了置身山水的物质环境.所以他们能够发现山水之趣,雅集游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后汉书•郅恽列传》来论证东汉中后期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
  B.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一步步分析山水田园成为古代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的原因。
  C.文章陈说观点时较为广泛地引用文献资料,体现了作者论述问题的严谨。
  D.文章先提出问题,然后侧重于从山水田园进人士大夫文人视野原因的角度进行阐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汉中期以前,文学作品主要表现都邑的繁华奢靡,因为此期的文人难以接触到山水林野。
  B.由于士大夫们做到“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所以他们才可以做到以审美的心情来审视山水田园。
  C.《归田赋》表明,此时山水之乐只是停留在士大夫的精神层面,人与山水还存在一定距离。
  D.汉末山水田园逐渐成为士大夫的现实选择是因为当时都邑和其管理方式落后,遭到.废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金秋十月,多彩的乡村吸引着游客的目光,一批集赏秋景、尝美食.摘果蔬、享民俗、品文化等多元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备受青睐。2020 年国庆中秋假期,乡村民宿订单量同比增长68%。由于需求旺盛,当前国内民宿客单价较去年同期提高32%,“当地游”的客单价也较去年同期提高31%。
  这些年,随着人们观念转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