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110字。
2021北京高三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一、文言文阅读
(2021•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桓公与管仲、鲍叔、宁戚饮酒,桓公谓鲍叔:“姑为寡人祝乎?”鲍叔奉酒而起曰:“祝吾君无忘其出而在莒也,使管仲无忘其束缚而从鲁也,使宁子无忘其饭牛于车下也。”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二大夫皆无忘夫子之言,齐之社稷,必不废矣。”此言常思困隘之时,必不骄矣。
齐桓公出游于野,见亡国故城郭氏之墟。问于野人曰:“是为何墟?”野人曰:“是为郭氏之墟。”桓公曰:“郭氏者曷为墟?”野人曰:“郭氏者善善而恶恶。”桓公曰:“善善而恶恶,人之善行也,其所以为墟者,何也?”野人曰:“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桓公归,以语管仲,管仲曰:“其人为谁?”桓公曰:“不知也。”管仲曰:“君亦一郭氏也。”于是桓公招野人而赏焉。
桓公田,至于麦丘,见麦丘邑人,问之:“子何为者也?”对曰:“麦丘邑人也。”公曰:“年几何?”对曰:“八十有三矣。”公曰:“美哉寿乎!子其以子寿祝寡人。”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甚寿,金玉是贱,人为宝。”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必再,吾子其复之。”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无羞学,无恶下问,贤者在旁,谏者得人。”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必三,吾子一复之。”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无得罪于群臣百姓。”桓公怫然作色曰:“吾闻之,子得罪于父,臣得罪于君,未尝闻君得罪于臣者也,此一言者,非夫二言者之匹也,子更之。”麦丘邑人坐拜而起曰:“此一言者,夫二言之长也,子得罪于父,可以因姑姊叔父而解之,父能赦之。臣得罪于君,可以因便辟左右而谢之,君能赦之。昔桀得罪于汤,纣得罪于武王,此则君之得罪于其臣者也,莫为谢,至今不赦。”公曰:“善,赖国家之福,社稷之灵,使寡人得吾子于此。”扶而载之,自御以归,礼之于朝,封之以麦丘,而断政焉。
(取材于《新序》)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言常思困隘之时 困隘:困厄窘迫
B.桓公怫然作色曰 怫然:愤怒,不高兴的样子
C.可以因便辟左右而谢之 便辟:便于解释
D.而断政焉 断政:治理政事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饭牛于车下 礼之于朝
B.人之善行也 君能赦之
C.以语管仲 自御以归
D.子其以子寿祝寡人 此则君之得罪于其臣者也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祝吾君无忘其出而在莒也 祝愿我的君主不要忘记他流亡在莒国的时候
B.至德不孤 最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
C.谏者得人 得到称职的谏官
D.麦丘邑人坐拜而起曰 麦丘邑人跪坐行礼,起身说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鲍叔借祝酒提醒桓公君臣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着眼齐国社稷,言辞恳切。
B.管仲说桓公“亦一郭氏”,既是委婉的批评,也是提醒桓公不要重蹈郭氏的覆辙。
C.麦丘邑人认为自己的第三句祝辞是前两句的纲领,因为它直接关系社稷安危。
D.文中的“野人”“麦丘邑人”都是民间有才德的人,桓公求贤若渴,才频频出游。
5.将下面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
6.麦丘邑人是如何做到让桓公由“怫然作色”变为对他礼遇有加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2021•北京西城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往来于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
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曰:“今遗民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进取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