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950字。

  课时素养检测
  *有 教 无 类    
  (45分钟,56分)
  一、基础应用(32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起予者商也
  起:站起来
  B.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
  三:三次
  C.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反:类推
  D.由也兼人,故退之
  退:后退
  【解析】选C。A项,“起”应为“启发”;B项,“三”应为“不一定是实数,可以表示多次”;D项,“退”应为“使……后退”。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
  A.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B.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C.思而不学则殆
  D.求也退,故进之
  【解析】选D。A、B、C三项中无活用现象,D项中“进”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前进。
  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代词“之”指代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三已之,无愠色
  之:代令尹子文
  B.闻斯行之
  之:代听到的话
  C.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之:代马
  D.由也兼人,故退之
  之:代由
  【解析】选C。C项,“弃”的对象是“马”,而“违”的对象应是“齐国”。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解析】选B。A项,连词,则、就/代词,这;B项,介词,“把”;C项,介词“对于”/介词,不译;D项,连词,却/连词,而且。
  5.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其斯之谓与
  ②何谓也
  ③回也非助我者也
  ④起予者商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选A。①②均为宾语前置,③④均为判断句。
  6.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根本原则:所有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在古代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B.对于子路和冉有问的同一个问题,孔子却作了不同的回答,这是因为二人的情况不同。这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生动体现。
  C.“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可见孔子并不希望弟子们全盘接受他的思想,而是要独立思考,大胆创新。
  D.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这也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实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