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00字。

  《祝福》板书设计
  课题:祝福
  作者:鲁迅
  教学重点: 1 、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2 、社会环境对人物的影响
  板书设计:
  操作步骤:
  1 、出示文章的主人公 “ 祥林嫂 ” 。
  2 、明确文章的故事情节,按照情节发展的顺序,依次出示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初到鲁镇 —— 被逼改嫁 —— 再到鲁镇 —— 乞讨惨死(完成教学重点一)
  3 、引导分析祥林嫂的死因。帮助学生归纳:死于贫穷、悲伤、恐惧、绝望、孤独 ……
  从而证明祥林嫂清白无辜,对自己的死不负任何责任。
  4 、重点分析:谁为祥林嫂的死负责。指出祥林嫂死亡事件中犯有过失的人物:鲁四、四婶、柳妈、婆婆 ……
  分析后明确,大家都不是凶手,又都是凶手。
  5 、总结分析:祥林嫂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所在,是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的摧残与戮杀。标出 “ 封建礼教 ” (完成教学重点二)。
  6 、延伸: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是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的最大障碍。伴随着时代的步伐,最终将走向衰亡,走向毁灭,走进坟墓,千百万劳苦大众必将成为他们的掘墓人。标出坟墓的形状。
  板书设计说明:
  本板书采用图形式,把社会环境(封建礼教)设计成一座大坟墓,主人公祥林嫂处于最下层,中间依次是其他几个人物鲁四、四婶、柳妈、婆婆,最上面是 “ 封建礼教 ” 四个大字。目的是揭示封建礼教对祥林嫂,对所有鲁镇人的残害和扼杀。
  依照文意:祥林嫂之死,按情节发展的顺序,依次展现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祥林嫂的死,谁该承担责任。再依次分析鲁四、四婶、柳妈、婆婆等人该什么责任,从而明确封建礼教上杀人凶手。
  《祝福》教学的三个切入点
  《祝福》是鲁迅的名篇,它是通过典型环境 ( 半环境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鲁镇 ) 中的典型人物 ( 祥林嫂 ) 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其思想的深刻性人所共知。教学时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就可以一线串珠、由浅入深地把握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切入点一:
  祥林嫂没有春天:
  研读教材,我们会发现,祥林嫂的遭遇都与春天有关:春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