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60字。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
课文简介: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部悲剧,它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全剧共五幕二十场,课本选的是第三幕第一场,主要情节是国王和波洛涅斯决定利用奥菲利亚试探哈姆雷特,并躲在门后偷听,其中有一段哈姆莱特的经典独白,内涵丰富深刻,引人深思。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把握哈姆莱特的大段独白及其疯癫言行的含义。对哈姆莱特的言行进行评价。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弄清哈姆莱特的内心纠结所在,领会剧作的情感意蕴。
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本剧的悲剧意蕴,感受莎士比亚悲剧震撼人心的力量。
4、文化传承与理解:把握本剧的主旨、时代内涵与文化意蕴。
教学重点:
品析哈姆莱特的大段独白,分析人物形象和品质。
教学难点:
探究哈姆莱特的内心纠结所在,把握人物形象的时代内涵与文化意蕴。
课时:1时
课前准备:组织观看《哈姆莱特》全剧,或阅读《哈姆莱特》完整剧本。
教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知识
1、莎士比亚
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一生创作了诸多经典的戏剧,我们比较熟悉他的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除此之外,他笔下的四大悲剧分别是《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和《哈姆莱特》,四大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终成眷属》,还有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二世》等。本•琼生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莎士比亚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艺复兴唤起了人的觉醒,人们重视个性与思想解放,同时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私欲膨胀社会混乱的情况出现。莎士比亚对人生和时代作出深入思考后,着力塑造了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莱特》正代表了莎士比亚对这种理想与进步背后隐患和人性弱点的反思。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历史剧、喜剧时期。写出了《亨利四世》、《理查三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