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420字。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教材解析】
  本文编排在苏教版第三册“寻觅文言津梁”这一专题的第一个板块“因声求气”。这个板块的教学重点主要引导学生学会文言文的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文章以饱满的激情和义正的言辞进行劝谏的特色,从而把握文章的重难点,达成预期目标。可在两课时内采用“反复诵读法”组织教学。古文具有音韵美和节奏感,不读就体会不出它的妙处。诵读能够增强学生对古文的语言感受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感知、理解、品味、融合,从而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构层次和表现手法。
  等词的用法。
  知识目标:
  1、理解作者的观点及理想的政治境界。
  2、掌握文言实词“安、信、求、治”和文言虚词“以、哉、所”的意义和用法。
  3、注意古今词语“元首、得志、知足、何必、根本、虚心、骨肉”4、学习古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纳下”的治国思想及为人之道。
  能力目标:1、培养对文言文的感悟、诵读和背诵能力。
  2、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培养说理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十思”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1、诵读、领悟并背诵全文,并翻译难懂语句。
  2、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培养说理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的观点及理想的政治境界。
  2、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重点介绍唐太宗和魏征“明君诤臣”的关系。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器材: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辰点数,结果被玉帝知道。触犯了天条。玉帝就命令一个人去处斩这一、导入新课:
  《西游记》的第九回讲的是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中。因为袁守诚能够算出泾河水族的位置,泾河龙王非常生气也非常恐惧,就去长安城找袁守城的麻烦,让他算下雨的时间点数。结果袁守城算对了。泾河龙王就想了一个非常非常蠢的主意,私改了下雨的时泾河龙王。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魏征)
  这个魏征是何许人也?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一篇文章来认识和了解魏征其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谏太宗十思疏》。据说唐太宗看完这篇文章之后非常赞赏,还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的。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魏征(繁写体为“徵”),(580—643).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魏征是我国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隋末,早年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