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40字。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情感。
  3.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者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亮日记:呈现问题,学策略
  1.谈话导入:最近老师读到一位同学的日记,你帮看看,她写得怎么样啊?内容是这样的——
  屏显:
  今天,一只虫子在我们旁边飞。雯雯被吓得半死。我捉住虫子,把它扔到外面去了。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这件事小而有趣,一方面体现雯雯胆小的特点,另一方面表现作者对同学的关心。值得一写。人物、过程有所交代,但时间、地点交代不明,过于简单,不具体,不生动。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这位同学改改日记,在改的过程中“学会记事”。怎样才能把事情写好呢?我们先来学习一则材料。
  2.学生自读课本第32页《学会记事》短文,圈画重点词句。
  交流中明确:记事的要求有“抓住要素,写清楚”“添加细节,写具体”“融入情感,写真切”等。
  教师: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开启闯关模式,看看谁改得到位,改得精彩。
  [设计意图]正如黄厚江老师所说,要在写作过程中学习写作。帮同学修改“日记”正是学习日常记事的过程。这则日记一方面材料比较鲜活有趣,符合初一学生实际;另一方面问题典型,值得学生在修改过程中体认记事的基本原则。
  二、第一关:抓住要素,写清楚
  1.方法点拨。
  (1)回顾《秋天的怀念》,分析课文四个片段中时间、地点要素是什么,原文是如何表述的。
  明确:
  时间                             地点
  片段一  “双腿瘫痪后”“天上北归的雁阵”         “四周的墙壁”
  片段二   “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屋里”
  片段三    “她出去”后                          “背着我去看她”
  片段四    “又是秋天”                          “北海”
  作者在交代这些要素尤其是时间、地点要素时,有的是直接交代,有的是间接交代。间接交代可以通过环境以及特定事物、情节等来暗示,如“天上北归的雁阵”应该是在春天,“窗外的树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