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8670字,答案扫描。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卷不回收。
  第I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项羽何以输给刘邦
  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是楚国名将,到了项羽父亲他们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了,不过破落也还是贵族。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被唤作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可是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项羽。
  楚汉战争中,刘邦手下有一个神箭手楼烦,一箭就把项羽那边的一个人给射死了。项羽大怒,出来往那儿一站大吼一声,楼烦被吓得屁滚尿流。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每战必胜。而刘邦的本事就是司马迁说的“好酒及色”。在整个战争中,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为之奈何?”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
  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刘邦不杀子婴,约法三章,秋毫无犯,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但项羽听不进去,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项羽完全不动脑筋。有人劝说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您应该定都咸阳。但是,这个时候秦宫已经被项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老家去。于是就说了这样的话:“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到了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准备和项羽在垓下会战,这时韩信、彭越和英布都按兵不动。这时候刘邦就问张良说:“子房啊,我准备胜利以后把天下给分了,你看分给哪些人比较合适呢?”张良说:“彭越和英布本来是在楚汉之间摇摆的,现在倾向于汉;韩信现在独当一面,如果你愿意把土地分给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来帮助你合围项羽的。”刘邦说:“行。”然后就这么跟他们约定了。
  结果这几支军队全都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予以消灭。
  韩信说,项王这个人婆婆妈妈的,将士有谁受了伤,他会亲自拎着饭篮去探视,流着眼泪拉着你的手,说长道短。可是我们有了战功,他要封一个官爵,一颗印捏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直到方的变成圆的,他都不给人。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只不过他们是不同的英雄而已。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节选自《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有删改)
  1.下列对“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不计利害地把它表现出来。
  B.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
  C.项羽的能力是很强的,而且他非常勇敢;而刘邦只喜欢酒色。
  D.就家庭背景、集团力量和个人魅力而言,刘邦和项羽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项羽何以输给刘邦”这一话题,结合刘邦、项羽的所作所为,联系史实,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B.作者认为冷静地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C.作者认为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鲁莽骄横,文章由此对项羽这一形象的分析递进到对本色英雄失败的反思。
  D.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最终打败了兵多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列举项羽的名、字,并与刘邦对比,是为了说明项羽是个贵族,出身是相当高贵的。
  B.文中写项羽大吼一声就能把楼烦神箭手吓得逃走,而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又是每战必胜,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
  C.项羽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表现英雄本色,在“成者王,败者寇”文化中,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D.项羽之所以输给刘邦,是因为项羽杀戮太多,乱呈大英雄本色,再加之历史没有给他称王的机会。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20年6月2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等十家单位共同发布“顺风车绿色出行宣言”,呼吁顺风车发展共建共治、共用共享、共情共济,号召公众关注绿色出行,弘扬顺风车文化,和谐人际关系,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他们还共同发起“国民顺风日”活动,并决定每年6月6日举行相关活动,将其塑造成全民顺风车文化日。据了解,“国民顺风日”不是特定平台用户的专属节日,而是属于使用顺风车出行者以实际行动来减少碳排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