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50字。

  《荷塘月色》的语言特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品味文章精炼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2)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拟人、比喻、通感、动词、叠音词等写景抒情的语言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的语言。
  (2)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陪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语言运用的技巧。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2)讨论法、点拨法
  四、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最大的感受是这篇文章写得很美,情感美,画面美,语言更美。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塘,加上普普通通的月色,在朱自清先生笔下,竟显得那么美,那么富有诗意,令人神往。这主要归功于作者的语言魅力,本文语言“新而不失自然”,比喻生动,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富有韵味,可以说是文学语言中的精品。下面我们就以4、5、6三个自然段为例,来品味一下本文的语言特色。
  (二)品味语言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第4、5、6三段,并思考:
  ①你觉得这三段中哪些语句最美,请把它画出来。
  ②这三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拟人、比喻、通感、动词、叠音词等写景技巧,想一想你所找出来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语言技巧。
  ③品味这些句子的妙处。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每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教师补充明确:
  (1)提问第4段的优美语句(重点品味①②,余带过)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是轻盈多姿的意思和“羞涩”娇怯不语的意思,这两个词本是描写年轻女子的体态神韵的,现在用来写荷花,突出了荷花的柔美和灵动秀人的气质。接着连用三个比喻:明珠——晶莹剔透,冰清玉洁;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刚出浴的美人——纤尘不染,优雅高贵。拟人、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荷花的清新、淡雅、高贵和美丽。(两个或两个以上比喻连用,其中本体相同,喻体不相同的修辞手法称为博喻。)
  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本体——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