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80字。
2020—2021学年下期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5分 )
1. 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巅(diān) 劈开(pī) 澎湃(bài)
B.发源(yuán) 浊流(zhú) 扮演(bàn)
C.屏障(pínɡ) 哺育(pǔ) 构筑(zhù)
D.臂膀(bǎnɡ) 体魄(pò) 狂澜(lán)
2. 下列字形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A.朗诵 亚洲 摇篮 九屈连环
B.掀起 昆仑 发源 伟大坚强
C.扮演 民族 榜样 发扬滋长
D.两岸 筑成 惊涛 英雄儿女
3. 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B.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C.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D.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
A.汽车在老山界风景区的路上快速行驶,一路美景令我们心旷神怡。
B.为弘扬红军的奉献精神,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C.她在女子50米步枪奥运选拔赛中一鸣惊人,获得了第一名。
D.最近,老山界风景区开展了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
5. 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黄河颂》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主要是为了歌颂花木兰替父从军、深明大义的精神。
D.《邓稼先》作者杨振宁,著名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 综合读写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12分 )
6. 按要求修改下面语段。
“五四”青年节前夕,①为了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青年人的责任意识,②幸福社区举行《青春与责任》主题演讲比赛。③大学生周思宇演讲时虚情假意,激起阵阵掌声。最后,经组委会评选,周思宇同学获得本次比赛一等奖。
(1)第①处有语病,修改意见:
(2)第②处标点使用有误,修改意见:
(3)第③处成语使用不恰当,修改意见:
7. 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歌颂黄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1)【诗中黄河】
面对滔滔黄河,唐朝诗人李白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你再写出两句完整(含上下句)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2)【画中黄河】
观察下面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三、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28分 )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