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高考小说诗歌限时训练
高考小说诗歌限时训练1.docx
高考小说诗歌限时训练2.docx
高考小说诗歌限时训练3.docx
高考小说诗歌限时训练4.docx
高考小说诗歌限时训练5.docx

  lihualang
  疙瘩的幸福之路
  李利军
  太阳爬上树梢,疙瘩磨磨蹭蹭地从铺满稻草的铺上爬起来,双手抄在袖筒里,来到幸福家门口。幸福家的那只狗蹲在门口,像蒋门神,朝他虎视眈眈地望,望得他心里发毛。他不敢再上前,就扯着嗓子喊∶"幸福,幸福……
  幸福是他小学同学。不过,因为爹妈先后去世,作为孤儿的他,只念到三年级就下来了,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幸福却是念完了初中就去当兵的。幸福的部队在浙江,那里经济比较发达,他是个有心人,休息时经常跑跑市场,逛逛书店,还真学到了真经,当兵和学手艺两不误。退役回来后,他用安置费搞起了塑料大棚,养花!两年就搞出了名堂,还带了十几个人一起干,有滋有味的。喊疙瘩去做帮手,干了几天,懒散惯的疙瘩嫌累,不去了。幸福皱起了眉头。幸福从部队回村的第三年,村民选举他担任村主任。疙瘩知道了,嘿嘿地笑。
  幸福媳妇正吃饭,端着碗从锅屋来到大门口,见是疙瘩,问啥事。疙瘩讪讪地笑,用油乎乎的袖子擦一下发痒的鼻子,问∶"幸福呢?"
  幸福媳妇说∶"去村委会了。"
  疙瘩笑笑说∶"俺那个救济的事,这回可就仗着他了呢!"
  幸福媳妇转着碗吸溜一口稀饭,笑笑说∶"怕是不中吧?"
  "不中?怎么不中?"疙瘩不相信。
  到村委会,幸福和几个人在开会,疙瘩把他喊出来。幸福问啥事?疙瘩说∶"俺救济的事,你得给俺想着!"
  "拉倒吧,"幸福说,"你就死了这条心吧,好手好脚的,要想吃饭就得干活!"
  一屋的人都朝他看,哄地笑了起来。幸福转过身,呼啦一声把门关实了。
  疙瘩被堵得够呛,脑子里一片空白。他悻悻地往回走,想∶"当屁大点官,就烧成这样!"疙瘩不吃不喝,睡到第二天晌午,听到外面有脚步声,也懒得起来。柴笆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进来的是一手拎瓶烧酒,一手拎几样熟食的二华。闻到猪头肉的香味,疙瘩马上来了精神,咕咚坐了起来。
  三杯烧酒下肚,二华脖子也粗了,脸也红了,说∶"幸福现在真是可以了啊,小时候咱们三个同学玩的事情都忘脑后窝去了?你跟他还坐了三年的同桌呢,现在做了个什么村主任,就对咱们爱理不理的!"二华把熟菜摆好,疙瘩倒酒。二华又说∶"听说,昨天还骂了你?"
  疙瘩快快地喝了口酒说∶"不提他。"
  隔天,二华又来了,这回带来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对疙瘩说∶"这是上面派到我们村的大学生村官,支部副书记小李,幸福的助手,家是市里的。"
  疙瘩一听到幸福,脑门子就轴起来了。二华问∶"疙瘩,你爹
  ……
  lihualang
  方月饼
  严歌苓
  月饼方的?想不通。也想不通怎么就比我们曾经那些圆的贵。付钱时,手指头乱了。
  一只方月饼值我一小时的活儿。活儿不怎么幸福:柜台上十几罐莱一块儿腾着近百度的汽,我这被清蒸的脸必须笑个稀烂,见人见鬼都问:“我能帮助你吗?”
  不会说英文,这句话也得说顺溜,才能在这家中国外餐店找上活儿。不过这话常被我说成:“你能帮助我吗?”有回让老板听去了,扣了我一小时工钱。一只方月饼没了。
  说好在我住处聚。五点的祥子,范舟说他不来了。女朋友跟老板抬几句杠,回家来后悔,正跟他闹大别扭。
  摆开小折叠桌,中央插了一大蓬紫百合。花一点不鲜,玛雅从她上班的超级市场隔三岔五地带回这类“老花”。月光下,花多老都是花。合住的美国女友玛雅一般午夜前从不归宿。午夜前我得把花搁回原处。
  玛雅的东西一般碰碰就会碰出后果来。她订的报搁在餐桌上,有回我闲,翻了翻。她很快问我:“下月订报费,你分担一半怎么样?”我说好啊。但那个“好啊!”是甩出去的。同时想,她那么公道,你不快活在哪里?她生日你送她两只象牙球耳坠又不是储蓄,养得出利息,容你慢慢往回支。又一回她带回只小猫咪,我没比她少抱。她给了我一张账单,上面的八十元是猫打预防针和健康检查的费用。这钱我绝对赖不掉。
  电话铃又响了。一听文倩声音我就知道她来不了了。她的大律师丈夫又揍了她。到七点,几乎所有人都来电话,取消了聚会计划。我抓起电话,打给喔喔,说所有穷孩子都变了卦,整个聚会取消了。
  “我……都买好烧鹅啦!刚从唐人街回来,还热的!”喔喔那边喊冤一样喊。“你留着慢慢吃,省一星期鸡蛋钱。”我说。“这怎么行!这怎么行!”喔喔的意思是大伙儿的不守信对他打击过大。“你怎么办?你怎么办?”“我?我头疼,低烧七天了。”半点谎也没有。要舍得买医疗保险,我肯定娇嫩得多。喔喔马上问我要不要阿司匹林。我回答我有的就是阿司匹林。“你不会哭吧?……”我笑起来:“你别哭就行!”搁掉电话,心死了,没人来了。我劝自己想开些,不聚也好,明儿一早还要早起打工。我自己坐在晾台上,眼瞪着空空一片天。心空得回声四起。
  我就要去睡时,玛雅回来了。她的早归不知怎的将我激动的心引得酸胀酸胀的。她很給面子地坐在了桌子对面。我们吃月饼。我开始讲起月饼和“杀鞑子”,讲起有关月亮的所有中国古典诗词;李白、李煜、东坡。玛雅很顾吃相,咀嚼时从不开口,只爱对我罕见的滔滔不绝挑眉瞪眼地赞叹。
  我说中秋节所引起的情绪是最浪漫的,比如思乡、相思、念故土故人。我不时去看天,希望向玛雅证实,八月十五这天的月亮的确比平时大许多,圆许多;有点暖色的粉红或鹅黄。然而一片空空的天。玛雅似乎很感动地听着。紫百合在我们之间散着淡淡的腐臭。
  玛雅决定不再等我们中国人的浪漫月亮。我多想再留留她。站起时她开口了:“对了,你总是很欣赏我带回的花。以后我们分担买花的钱,怎么样?”我没说话。她从来没有不公道过啊。我以为我征服了一颗心。也许我征服了,但公道归公道。
  她走了,我独坐、闷坐、枯坐,头生疼生疼。蓦地扭脸,天中央竟有了月亮。我看它一会儿,想它从哪里来。一定不是我故土的它,一定不是我的父母十几小时前看到过的它。它很圆很圆,像一枚阿司匹林大药片。
  (选自《严歌苓短篇小说集》,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
  A.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海外留学生的生活故事,语言活泼风趣,富有青春气息,但幽默风趣中掩饰不住的是辛酸和伤感。
  B. 小说以“方月饼”为题,主要是为了交代中秋节这时令,同时突出中美月饼的不同,以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 小说围绕聚餐,点出了诸多海外学子的生活状态,可谓以点带面,展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画面。
  D. 文中画线句子“心空得回声四起”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具体地表现了“我”中秋节身处异国时的孤单、寂寞与空虚。
  ……
  lihualang
  古砚
  陆涛声
  年已古稀的舒启正书台上新添了一方古砚,用木盒装着。古砚是长方形,古朴的橙色,上沿儿有刘、关、张三顾茅庐的半身浅浮雕,凹处嵌有墨垢,看上去有了年代。舒老并不爱好收藏,对名砚古砚也没有深入研究,不过能认出这块是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中唯一用土陶烧制的。
  这是姚斌送的。
  姚斌是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校长,爱好文学,写了一些生活随笔结集出版,请舒老作的序。舒老早就听说,姚斌善于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善于思考践行,对他早有几分欣赏,便乐意为他作序。送舒老古砚是表示谢意。
  舒老早年曾做专业美术工作,三十多岁改行从事文学创作和艺术评论,在全国有些影响,业余时间还一直与书画做伴,书法也享誉一方,常有人求“墨宝”。早在二十年前当地有人出书就请他作序。十多年前他就听说,有些名家作序也有行情,得给润笔。舒老原本从事文学创作时,也长期做业余创作辅导工作,接受作序任务后,仍有辅导的习惯,总要认真看书稿,分析提炼,肯定长处,指出进一步提高的建议。舒老作序从不收润笔。也有人求他书法,他也没有要人酬谢的念头。不过,请他作序或写字的人也总会送点儿小物件、食品、茶叶、酒之类的礼物。他每回都拒收,然而对方大都坚持让他留下。
  姚斌送这方古砚,是在请舒老吃饭时,说:“是别人送我的,我不写书法不画画,给您才能派上用场。”
  舒老万事力求简朴,写字不讲究砚台档次,书台上用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文物商店买的歙砚,虽也属名砚,但只是普通级别。姚斌送这澄泥砚价值如何,他无法判断,推了几次推不掉,只好收下。吃饭时,舒老谈了些关于文学、书法的话题,姚斌边饮边听,似乎很佩服,激动地说:“我还有一块古砚,也是别人送的,上面雕着龙,是乾隆年间的,放在老家,我下次回去看老母亲时也取来送给您。”口气里显然有比澄泥砚还要珍贵的意思。
  舒老忙说:“我哪用得了这么多砚台?千万不要。”
  时隔不久,姚斌还是托人送来了。
  这方砚台是不规则的圆形,灰黑色,沾满墨垢,上部雕刻着的深浮雕,其实并不是龙,而是麒麟,头似龙,纯写实造型,形很准;底部有一方雕刻的印章:“大清乾隆年制”,按颜色看,可能也是歙砚。舒老想,姚斌并不写毛笔字,人家送他只能是作为藏品的,可能是有孩子上学求他帮忙。舒老无意去探讨其中是非,又一次表示拒收。
  代送者却拒绝带走:“我受姚校长之托,得忠他之事,求您别为难我。”
  舒老无奈,任其留下。他专心于写作,没有兴趣弄清它的价值,随手把它放到博古架上。
  时隔半年,好友俞季年来访。俞季年是雕刻大师,对古玩比舒老内行,看到博古架上的古砚,便搬到书台上仔细鉴赏,拿起小刀在砚台背面边沿刮了刮,说:“是假的,而且不是一般的假,连普通天然石头都不是,是石头碾成粉末拌胶水后用模子压成的,根本经不起墨磨。这麒麟也不是用刀雕刻的,是模具压出来的。”
  舒老也用小刀刮看,果真是。不过他认为,姚斌并不知道是假的,绝不会故意来欺骗他,而是受了别人的骗。他反而为姚斌鸣不平:“该把真相告诉姚斌。”
  俞季年却说:“他好意送你,既然你相信他不是有意弄假骗你,你一说穿,他脸往哪儿搁?”
  舒老只好作罢。
  过后,他还是感到有点儿委屈:不向姚斌说明,姚斌还认为我收了名贵的真古砚,岂不冤!承受还是洗清?这种纠结不时缠绕着他的心。
  舒老早年辅导的许多学写作的学生中,有两个已经退休的,定期来看望他,陪他聊天。闲聊间,他提起假古砚的事。
  一个学生说:“说明真相,姚校长脸上确实难堪。”
  另一个说:“是的,他还会觉得亏了你,会想法用别的方式再补情,这就更复杂了。”
  舒老只好再次打消说明的念头,假古砚的事从此沉入记忆深处。
  又过了六年,舒老年近八十,所过生活正是世人所羡的安度晚年。人生到这一步,渐生彻悟,觉得财富确实是身外之物,存有的古董、名人书画、雕刻艺术品,或为人写字或给人作序人家送的,也许值些钱,可是还要钱做什么!也不应该留给儿孙任其靠变卖这些物件享受。
  舒老决定逐一归还原主。
  姚斌送的砚台,这回两方一并归还,其中一方澄泥砚是真的,就不再有因为是假的才归还的嫌疑,不会伤及对方面子,也不会再涉及补不补情。
  姚斌也已经退休在家,住在市郊。
  这天,舒老叫一个曾经的学生开车,把两方砚台送到姚斌家。他本想在门口递给姚斌后就马上离开,姚斌偏要他进家坐坐喝口茶。他一坐下,率真本性便占了上风,觉得假砚台的事还是该告诉姚斌,免得姚斌当珍宝再送别人,便脱口说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