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10字。
武汉市江岸区初中联合体三片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3月月考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共9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有逆行出征的 ,有顽强不屈的 ,有患难与共的 ,有英勇无畏的 ,有守望相助的感动。
A.豪迈 坚守 担当 牺牲 B.豪情 坚守 责任 拼搏
C.豪迈 坚持 担当 拼搏 D.豪情 坚持 责任 牺牲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受益。
B.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C.大力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关键在于老百姓价值观念的重塑与更新。
D.武汉集中核酸检测排查的结果显示,武汉已是一座健康安全的城市。
3.下面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多花点时间在这些通灵的事儿上,人容易有精神;多用些美器做这些通灵儿的事儿,人更容易有精神。
B.一日茶,一夜酒,一部毫不掩饰的小说,一次没有目的的见面,一群不谈正经事儿的朋友,用美好的器物消磨必定留不住的时间。
C.初识古筝,年龄尚小,朦胧识事儿,氤氲的琴音,随夏夜的风散入我的心扉。从此,吹开了面向世界的一扇窗。
D.根据科斯定律的洞见,关于隐私权的争论,最后的解决方案不会一边倒:既不会允许政府肆无忌惮德侵犯个人隐私权,也不可能让个人绝对地保有所有的隐私权,最后一定会在两者中间取得一个平衡。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小题。
科学与艺术
吴国盛
在现有的认知中,科学与艺术相去甚远。科学属于理工科,艺术属于人文学科;科学家往往被想象为一丝不苟、衣着整洁,艺术家则是不修边幅的形象;科学研究是集体协作、分工明确,艺术创作是内心独白;科研成果通常表现为公式、符号,高深莫测,艺术作品则非常亲和,大家都懂。概括来说,科学和艺术最大的不同是:科学求真,艺术求美。
但是,一些科学家并不认同科学和艺术的分歧。物理学家李政道认为:“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都是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所以科学、艺术之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同。”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表示:“让一个方程具有美感,比使它去符合实验更重要。”数学家外尔甚至说:“我一辈子就是想把真和美结合在一起,如果实在结合不了,我就选择美。科学理论的成就在于美学价值,缺陷的地方恰恰就是艺术上不足的地方。”
顶级科学家高调宣传“美高于真”,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其实,science(科学)这个词来自拉丁文scientia(科学),表达的是希腊文episteme(知识)的意思。而艺术、技术等词统统来自希腊文techne(艺术)一词。古希腊人认为,艺术、技术是比科学“低等”的存在。为什么?因为在他们看来,自然高于人工,越是没用的东西越高级,越是自由的事物越是无功利。科学研究自然的奥秘,崇尚科学就是遵循自然;而艺术、技术的产生,本质上都是造出了自然界本来没有的东西,是违背自然的。科学重要而艺术不重要,是因为艺术有实用价值,有功利目的,在“自然”的层面比较低级。
科学和艺术的分化并不是古已有之,启蒙运动的时期,科学、艺术才正式成为两个门类,至今不过二三百年。近代以来,科学处于下行的过程,从高高在上的地位慢慢跌落到工匠层面,由纯粹科学变成技术科、技艺科,由求真的科学变成求力的科学。与此同时艺术不断上升,从低级的实用之学慢慢演变为具有纯粹审美性质的自由之艺,这个时候它才获得高雅的境界,具有陶冶心灵的力量。但无论如何,“自由”是它们共同的源头。因此,一旦涉及自由,科学和艺术就认出了彼此,顶级的科学家和顶级的艺术家就产生了“美就是真”的认同感。现在时常有人说,“生活很枯燥,学一点艺术。”如果把艺术看作“放松、消遣”的手段,那是在贬低艺术,科学也是一样。只有进入自由境界中,科学才能呈现为艺术,人们才能真正领悟什么是科学精神。
(选自《读者》,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与艺术的区分是显著的,但是也有许多顶级的科学家、艺术家强调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相似性。
B.物理学家李政道认为,科学与艺术有许多相同之处,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C.希腊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