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80字。
语文周测对点训练(一)
一、修辞专项训练
1.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拟人、比喻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互文、借代
C.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夸张、拟人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设问
2.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通感,将无法看到的东西,用“浓黑”一词视觉化,突出悲凉之深。
B.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设问,表现了作者对反动派虐杀青年学生的愤怒。
C.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反复,突出了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
D.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反语,“伟绩”“武功”正话反说,揭露了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的万分悲痛。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人生的开始总是在摇篮中,摇篮就是一条船,它的首次航行目标必定是那座神秘的桥,慈祥的外婆就住在桥边。
B.天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
C.雅舍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
D.江南小镇有过升沉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B.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D.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5.下列关于诗句修辞手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以明月比喻贤才,以明月不可掇,比喻贤才难得。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诗,引用《诗经》成句,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期盼之情。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当时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抒发了诗人对恬淡自由生活的费美。
6.下列诗句中,与其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