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240字。
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21届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36分)
(一)论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阅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理学家张载在《西铭》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在儒家“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上提出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思想,被后世学者概括为“民胞物与”。这是《西铭》的核心思想,程颐称赞说:“《西铭》明理一而分殊,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自孟子后盖未之见。”
“民胞物与”色括“民胞”和 “物与”两个方面。就“民胞”来说,作为生命个体的人,既生于天地间,就必须自觉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共明”,所以都尽自己的伦理费任,顺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对他人尽忠,对亲人尽孝;同时也要以仁爱的德性,关爱社会土生存状态各异的族群,特别要关爱那些弱势群体。
就“物与”来说,就是要以仁爱的德性对待宇宙间的万物,将其视为人类的同伴而平等地予以关照:既如此,就要引物为同类,秉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而不应为了自身的生存无限度地征服自然,甚至以牺牲其他物类的生存为代价。张载把自然万物视为人类同伴的观点,在当前环境污染、生态失街等因素制约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对于遏制不尊重自然、不注意环境保护而一味向自然索取的做法,对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无疑县有积极的导向意义。可以看出,张载的“民胞物与”是从“万体”“天人合”的宇宙论出发来论仁求仁的。
张载的“民胞物与”在儒家传统中有其深在的思想渊源。《论语》说“泛爱众,而亲仁”“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儒家先贤的这些主张,已蕴涵着张载所说“民胞物与”的理念。《礼记??礼运篇》所说的“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也鲜明为包含着公平、平等和博爱的观念。唐代韩愈说“博爱之谓仁”,把儒家的仁爱观明确提升到博爱的高度。到张找提出“民胞物与”,已从宇宙论和价值论相统一的层面,在“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意义上讲一体同类,从而把人间大爱传递和扩展到广泛的人际和物类。传統儒家那种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仁爱,也就被深化为以禀气而成性为基础的博爱,儒家的仁爱思想被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二程也说“仁者浑然与天地万物同体”,王阳明讲“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等,其所包含的博爱思想,都与张载所说“民胞物与”相通。
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一直影响着历代中华儿女,成为人们以仁爱之心,处理人己关系、人物关系的境界追求和方向指引,是中华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价值理念,更是当今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渊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类生活的关联前所未有,同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也前所未有。世界各国人民前途命运越来越紧客地联系在一起。”人类今天所面临的问题,都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仍自行解决得了的,需要各国的协调和共同努力。只有坚持“民胞物与”的理念,把乾坤宇宙看作我们共同的家园,真正视“天下为一家”,才能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实现世界大同。
(摘编自刘学智《民胞物与》)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民胞物与”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儒家“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
B.“民胞物与”是《西铭》的核心思想,程颐称赞它超越前代圣贤的思想。
C. 韩愈的“博爱之谓仁”,是历史上首次把儒家的仁爱观提升到博爱的高度。
D. 孔孟的仁爱和二程、王阳明的博爱主张是“民胞物与”思想的源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第一段先引述张载《西铭》中的文字然后提出本文的论述对象,接着引用程颐的话加以评价。
B. 二、三两段逐层深入,阐述了“民胞”和“物与”两个概念的内涵,又联系现实,指出其意义
C. 第三段的末句,既承接上文得出结论,又引出了下文对“民胞物与”思想渊源的论述,衔接紧密。
D. 文章末段从纵横两方面阐述了“民胞物与”思想的价值和作用,显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合项是 (3分)
A. 张载认为人在字街间是很泄小的和方物一样生存于天地之间,应该视民为同胞视物为同类。
B. 环境污染生卷失衡导致社会无法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更能凸显“民胞物与”思想的意义。
C.《礼记》中说的“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强调关爱弱势群体,是一种博爱情怀的体现。
D. 诗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动人诗句体现了“民胞物与”的思想。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月24日4时30分,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海南岛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飞行2200多秒后,成功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打响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
我国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走战略,此次 “嫦娥五号”探测器将执行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完成三步走中的最后一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