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10字。

  《望海潮》诵读点拨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因声求气,掌握诵读方法;②推敲语言,体会炼字技巧;③描述意境,学习点染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望海潮》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这首词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柳永的《望海潮》。
  二、积累、整合
  1.柳永介绍
  (据中国社科院杨义研究员统计,柳永今存下212首词中,近40首词近乎全景式地描绘大都市!)
  2.题目解说
  既是词牌(柳永自制之词牌,与音乐有关),又是标题(与内容有关)。
  三、感受、鉴赏
  (一)因声求气,掌握诵读方法
  1.学生朗读
  2.教师正音
  (1)读准字音。(注意韵脚)
  (2)读对句读。(注意节奏)
  (3)读出情感。(注意抑扬)
  3.教师范读(或听配乐朗诵)
  4.学生体味,师生齐读
  (1)全词感情饱满,适度夸张,铿锵有力。
  (2)上片写形胜之地和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短小,“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3)下片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
  5.概括主要内容。(结合注释,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景象。
  下片:写西湖美景和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状况。
  (二)推敲语言,体会炼字技巧。
  (板书:炼字动词数词)
  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朗读)
  三句是对“东南形胜”的展开描写。这里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一“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霜雪”比喻浪花。一“卷”字又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写出浪涛力度与气势,把浪花飞溅的情态写得更形象逼真,大有滔天浊浪排空来,排山倒海山可摧的气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