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450字。

  统编新版选择性必修下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作者,能识记文中出现的常见常用的重要生字词;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
  思维发展与提升 领悟文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联系语境对文句的理解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提升审美品位,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文化传承与理解 让学生阅读鉴赏中陶冶性情,培养学生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领悟文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学习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
  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
  略读精读研读结合,自主质疑和合作探究结合。
  一、导读
  1.新课导入:现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集《千年一叹》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丽之处。她繁富缤纷,延往续来,既孕育了万物生灵,又滋润了人类灵魂。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面对那即使是只有万分之一才能激发诗情的景物,寄怀感慨,与自然同悲喜、共哀乐。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冯至,聆听他与自然的心灵碰撞。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作者的了解。 
  冯至(1905-1993),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