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680字。
北京市延庆区2021年初三零模语文试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9页,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某校刊编辑部准备完成一期“脱贫攻坚”主题专刊,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封面】
1.请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原则,选择最恰当的“贫”字填入空白处(2分)
【卷首语】
2.下面文段是专刊的“卷首语”,请你阅读后完成⑴—⑶题。
翻开中国史册,中华民族有让世人惊叹的繁华和盛世,但饥饿、灾荒却几乎在每一页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进入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山河破碎,人民饱受创伤,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胼手胝足、不(xiè)奋斗,彻底改变了国家贫瘠落后的面貌。从被联合国称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地区”的宁夏西海固,到自嘲“每天要吃半斤土”的新疆和田【甲】从“山高坡陡路难行”的贵州赫章,到“苦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今天的中国,每一寸土地【乙】每一个角落都(huàn)发出生机,都积蓄着力量,都充满了希望。
(1)对文段中拼音处应使用的汉字及画线字的读音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不xiè奋斗”的“xiè”在此处是“放松、松散”之意,应用“懈”而不是“屑”
B.“huàn发”的“huàn”在此处是“光明、发亮”之意,应用“焕”而不是“涣”
C.“创伤”在此处是“创造伤害”之意,“创”应读“chuàng”而不是“chuāng”
D.“贫瘠”在此处是“薄,不肥沃”之意,“瘠”应读“jí”而不是“jǐ”
(2)在文中【甲】【乙】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是(2分)
A.【甲】分号 【乙】顿号 B.【甲】逗号 【乙】顿号
C.【甲】分号 【乙】逗号 D.【甲】逗号 【乙】逗号
(3)文中加点成语“胼手胝足”的“胼pián”和“胝zhī”字典中的意思是老茧,请你解释“胼手胝足”在此处的意思。(2分)
答:
【人物篇】
3.请你阅读下面文字稿,完成⑴-⑵题。
8年来,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黄文秀,广西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她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访遍贫困户,带领8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美好青春最终定格在了30岁,定格在了扶贫路上。姜仕坤,贵州晴隆县委原书记。这名大山里成长起来的干部,扎根一线访贫问计,大力发展“羊、茶、果、蔬”等特色产业,“一心只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用自己46年的短暂生命兑现了对党和人民的承诺……赤子其人,寸心如丹。无论是大山里成长起来的干部,还是归来的学子,他们都能够用话语践初心、以热血赴使命,成为当之无愧的时代英雄!
(1)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本段标题的一项是(2分)
A.大道不孤天下一家,千秋万代造福人民
B.气吞山河壮阔前进,脱贫攻坚中华梦圆
C.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D.伟大来自平凡生命,时代造就扶贫英雄
(2)根据语境,画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帮助修改。(2分)
答:
【故事篇】
①脱贫攻坚的人间奇迹,写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写在奔腾的历史洪流中。②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③四川大凉山,阿土列尔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