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10字。
《虞美人》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必修上册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结合作者的身世背景,明白诗歌传达的意蕴,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2、分析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手法和比喻手法,赏析其好处。
3、学会独立自主分析诗歌,通过意象、意境、手法等的分析,准确感悟作者感情。
二、作者背景:
李煜,字重光,号钟隐,史称南唐后主。25岁嗣位南唐国主,39岁国破为宋军所俘,囚居汴京三年,被赐药毒死。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
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后期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与晚唐以来的香艳词风颇见异趣。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段,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三、学习过程:
1、理解诗词内容:
(1)春花秋月何时了?
思考:作者为何会希望它结束?
(2)往事知多少?
思考:什么往事?往事的内涵是什么?请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考虑。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思考:诗句中的“又”有什么深刻含义?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思考:为何写“明月”这一意象?
故国为何不堪回首?
(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思考:改的是谁的“朱颜”?改的只有“朱颜”吗?没有改变的是什么?请从词中找寻具体事物。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思考:愁包含哪些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
赏析手法,品悟感情。
思考:(1)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作者运用这些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归纳方法:
诗歌鉴赏的基本要求及其方法:
了解意象
把握意境
体悟情感
弄清手法
品味语言
知人论世
四、延伸拓展
阅读李煜的《浪淘沙》一词,完成1—2题。
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对这首词文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春意阑珊”表面是指春意凋残,实际上表达逝者如斯,时不再来的慨叹。
B.“五更寒”既指自然气候的寒冷,也比喻作者内心的凄凉悲哀。
C.“梦里不知身是客”,表面是写梦境,实际是写梦醒后的情况。只有梦醒,才知道自己客人的身份。
D.“无限江山”和作者另一首词的词句“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所指的地方一样,都是指南唐山川。
2.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