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26670字。

  上海市虹口区2021年高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  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2)渐黄昏,          ,          。(姜夔《扬州慢》)
  (3)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          ”两句,写弹奏者结束演奏时的手法以及音乐声戛然而止。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黄沙百战穿金甲(重点字:穿)
  (2)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重点字:寒)
  (3)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重点字:拨)
  【点评】《琵琶行》中的名句辑录:
  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4.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按要求选择。(5分)
  (1)学校排球队在校际比赛中失利,老师想写两句话来鼓励队员们,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C.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D.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          ,          ,          。因此,价值论意义上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目的在于让其他国家的人们理解和接纳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
  ①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
  ②拒斥一种文化就是拒斥它的价值观念
  ③所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实质上是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交往
  ④而理解和接纳一种文化关键也就在于理解和接纳它的价值观念
  A.②④③①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④②
  二  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4分)
  青春心态:“五四”文学审美心理素描
  ①这个概括来源于徐志摩,《默境》中他写道:但见玫瑰丛中,青春的舞蹈与欢容,只闻歌颂青春的谐乐与欢踪。轻捷的步履,你永向前领;欢乐的光明,你永向前引,我是个崇拜青春、欢乐与光明的灵魂。
  ②这里青春、欢乐、光明是三位一体的,“五四”作家的宗教就是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