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60字。

  将进酒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1、发挥选修课的特质,培养学生诵读鉴赏、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获得审美体验。2、营造一个开放性、真实性、动态生成的课堂。3、善于设疑,并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4、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美的殿堂,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流程】
  1、整体感知1.一个惊心动魄的开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从空间夸张,一从时间夸张。真是“巨人式的感伤”。
  1.两处用典:(1)烹羊宰牛且为乐(2)陈王昔时宴平乐。
  2.三种主要情感:(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3)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
  3.四个层次的感情脉络:(1)感伤之情(2)欢乐之情(3)愤激之情(4)狂放之情
  5.五处典型夸张
  二、为引导学生对以上五个方面做到深层次感知,我设置如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掀开中国文坛的红盖头,酒香随清风徐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李白的劝酒诗也是古代宴饮诗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今天就让我们借薄薄的一页纸,倾听李白心灵深处呐出的《将进酒》。
  (二)以读带思,精心设疑教师要深度备课,立足教材内容挖掘美的因素,巧设“引路点”,唤起学生对美的向往。根据本单元的要求以及诗歌教学的特色,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多种形式并用(自由读、
  齐读、朗诵、学生评价、老师指导、听名家配乐朗诵),在诵读中解决如下问题:突破教学重点——体味诗歌中情感激越跳荡、跌落起伏的抒情美
  【问题一】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表明了这一原因?)
  【问题二】嗜酒反映着李白的失意人生,联系李白的人生经历,分析他为何会如此失意?(引出李白被排挤的史实,进而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与诗人做心灵的对话)李白有“济苍生,安社稷”的雄心壮志,30岁时第一次到长安,但四处碰壁,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当他离开长安时写下了一首诗《行路难》,最后一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2岁时他第二次进长安,这次是“奉诏入朝”,他踌躇满志: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